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由梦引起的其他问题——如梦的诱因问题、梦材料的起源问题、梦可能具有的意义、做梦过程可能具有的功能以及梦被遗忘的原因,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论述,都是基于新发现的隐意,而不是基于梦的显意。
由于我把有关梦的研究文献中所有自相矛盾的或错误的观点都归咎于对由分析所揭示的梦的隐意的无知,所以下文我将竭力避免对显梦和隐梦之间的混淆。
三
从隐梦向显梦的转换过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它是我们所知道的精神材料由一种表达方式向另一种表达方式转变的首要事实,是从一种我们能够立即理解的表达方式向一种我们需要通过努力和指导才能理解的方式的转换,虽然这种转换过程也必须被认为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功能之一。
从其隐意与显意之间的关系来看,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是那些具有意义且同时可以理解的梦,亦即那些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之纳入我们的心理活动背景中的梦。
我们有许多这样的梦,这种梦大多为时短暂,且一般不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梦没有什么奇异之处。
顺便指出,这些梦构成一种强有力的证据,反驳了那种认为梦起源于分离的脑细胞群活动的理论。
它们未提供任何迹象表明有所谓减弱的或零散的心理活动,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从不怀疑它们是梦,且不会把它们与清醒生活相混淆。
第二类梦虽然自身是连贯的且具有某种明显的意义,但却同时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我们不知其意义与我们的心理生活有什么关系。
例如,梦见一位所喜爱的亲属死于瘟疫便是这类梦之一例。
对于类如亲属之死这种事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期待、害怕或设想;
于是我们会惊奇地问:“我怎么会产生这种念头呢?”
第三类梦既没有意义又不可理解,这些梦显得松散、混乱且没有意义可言。
我们所做的梦大多数都表现出这些特征,这些特征也构成了对梦加以轻视并认为梦是受到某种限制的心理活动产物的医学理论的基础。
这种梦很少不表现出不连贯的特征,特别是在较长、较复杂的梦中尤其如此。
关于显梦与隐梦之间的分别,只对第二类梦、特别是第三类梦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在这两类梦中,我们才碰到种种难解之谜,必须将梦的显意代之以隐意才能理解;我在前面记述并分析的梦,便属第三类梦之一例。
但与我们的预期相反,我们又遇到阻碍我们全面理解隐梦的种种动机力量。
大量类似经验的重复使我们怀疑,梦的不可理解且混乱的性质与报告显梦背后的隐意的困难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而有规律的关系。
在探究这种关系的本质之前,我们可以先转而注意较易理解的第一类梦,这类梦的显意与隐意相互吻合,因而似乎较少有梦的工作参与其中。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这类梦的研究亦有诸多优势,因为儿童的梦均为此类——重要但不令人迷惑。
在此顺便指出,儿童的梦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的论证,以批驳认为梦起源于睡眠中分离的皮质活动。
因为,精神功能的这种减退为什么仅为成人睡眠状态的特征而不为儿童所具有呢?
另一方面,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对儿童精神过程——当然是极其简单的——的解释,是研究成人心理学不可缺少的起步。
因此我将记述我所收集的儿童梦例若干。
一个刚满19个月的小女孩因早上呕吐而一天未进食,她的保姆说这是由于吃草莓的缘故。
饿了一天后,(保姆听到)她在夜间叫着自己的名字,并说着:“草莓,野草莓,煎饼,布丁!”
可见她显然是在做吃饭的梦,并特别强调那些非常美味的食品。
她完全有理由相信,最近几天是吃不到这些食品了。
——一个22个月的小男孩同样梦见他吃不到的一顿美味佳肴。
在做梦前一天,他要将一篮鲜樱桃作为礼物送给他叔叔,而他自己却只被允许尝一只。
他在醒时报告了一条好消息,说“赫尔曼将全部樱桃吃了”
。
——一天,一个3岁又3个月的小女孩在一个湖上游玩,湖上的航行显然未能让她尽兴,因为她在下船时哭着不肯离去。
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她说她一夜都在湖上旅行。
实际上,她是在梦中继续白天被中断的湖上旅行。
——一个5岁又3个月的男孩在达赫斯坦[330]山区的徒步旅行中表示不满,每看到一个新的山峰,他都要问那是不是达赫斯坦山,最后还拒绝和大家一起去看一个瀑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