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梦与上一梦亦录于弗洛伊德《论梦》(1901a)第7节,标准版,第5卷,第669页。
]
[163][此例补于1911年。
]
[164][1914年增注]对其他含有数字的梦的分析,参见荣格[1911],马西诺夫斯基[1912b]及其他。
这些梦往往包含极其复杂的数字运算,其结果还惊人地准确。
另见琼斯(1912a)。
[165][1909年增注]从这一点看,神经症患者的行为恰似梦。
我认识一位患者,其症状之一,是不自主且与意志相违背地听见——即产生幻觉歌曲或歌曲片断,却不懂这在她的精神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
(顺便指出,她肯定不是偏执妄想患者。
)分析表明,通过使自己拥有一定的特权,她是在误用这些歌曲的内容。
例如,她的潜意识把歌词[韦伯《自由的闸门》中阿加西咏叹调)“Leise,leise,FrommeWeise”
[字面意为“温柔地,温柔地,虔敬的旋律”
]的最后一个字改成“Waise”
[=“孤儿”
,从而使歌词成为“温柔地,温柔地,虔诚的孤儿”
],这孤儿便是自己。
又如“Oduselige,odufr?hliche”
[“啊,被祝福,幸福的你……”
]是一首圣诞颂歌的开头,在唱到“圣诞节节期”
之前,她把这首歌改成了一首婚礼曲。
——对没有幻觉的观念,这同样的歪曲机制也可以发生。
我的一位患者总是摆脱不了他儿时学会的一句诗歌的纠缠:“N?chtlichamBusentolipeln”
(“在那巴森托缠绵声之夜……”
),原因就在于他的想象总也超不出前半旬:“N?chtlichamBusen”
[“在那胸脯之夜”
]。
[166][“Notzfi”
,“带有性意味地强迫”
或“强奸”
,用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强迫”
。
]
[167][这一细节分析于下文第513页。
]
[168][意为“为了祖国的富强,他活得虽不长但却全心全意”
。
——1925年增注]实际碑文是:Salutipublicaevixitus关于我把“publica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