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之所以有必要保护君王不受任何可能的危险的伤害,是因为对其臣民而言,无论是祸是福,他都是极为重要的。
严格地说,是他主宰着生存的全部过程。
“人民要感谢他赐予阳光和雨露,使得地上的瓜果得以生长;感谢他鼓起劲风,使得船舶得以归航;更要感谢他赐予坚实的大地,使得人们得以安置双足。”
(弗雷泽,1911b,第7页)
在未开化民族中,统治者们具有某种赐予幸福的权力和能力,而这一特征通常只有神明才具有,在稍后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只有那些最奴颜婢膝的朝臣才会虚情假意地吹捧其主子具有这种权力和能力。
拥有无限权力的人们居然要严加保护以防不测,我们一定会感到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
不过,在这些民族的皇室成员的待遇上所表现的矛盾现象,并非仅此一例。
因为,这些民族还认为,必须对君王加以监督以确保他能正确行使权力。
他们根本不信任君王的善意和良心。
因此,在君王周围设立塔布禁制的各种动机中,不难找到不信任因素。
弗雷泽(1911b,第7页)写道:“早期的王国是专制王国,人民只为君主而生。
这一观点完全不适合于我们所讨论的这些君主体制。
恰恰相反,在这些君主国中,君王只为臣民而存在,只有当他履行职责,为人民的幸福而支配着自然过程时,他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
一旦他不能尽职,人们对他的保护,忠心和顶礼膜拜都将转变为仇恨和鄙视;他将很不体面地遭到废黜,能够保全一命,他将是感恩不尽了。
他一度被奉若神明,一朝又遭千夫所指而被千刀万剐。
人民的这种首尾不一的行为,根本不是随心所欲、反复无常的表现。
他们的行为是整一的。
如果君王是他们的神,他是而且也应该是他们的保护者;如果他不保护他们,他就该让位于另一个能够保护他们的人。
不过只要他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那么,人民对他的关怀将是无微不至的,同时也迫使他无时无刻不检点自己的行为。
这类君王生活在仪式性礼节的樊篱中,如网的禁忌和禁制并不是旨在提高他的尊严和增加他的享受,而在于限制他的行动。
因为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可使君王本人、君王的属民乃至天地万物遭受到一场共同的灾难。
这些禁制束缚了他的一言一行,使他毫无自由可言,别说是增加他的享受了。
人民希冀得到保护的生活,对君王本人而言,已成为负担和不幸之源。
早期日本天皇的生活模式,可以说是塔布礼仪束缚神圣的统治者,使其如同瘫痪一般的极为突出的例子。
200年前的一份资料阐述说,天皇“认为双足触地对自己的尊严和神圣性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他去哪儿都须由人扛着走。
人们不能容忍他将自己神圣的身体**在外,阳光也被认为不配照射到他的头上。
天皇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他不能修剪头发、胡须乃至指甲。
不过,为了不让他太脏,人们可在夜晚他熟睡之后帮他清洗。
因为他们说,那个时候从他身上取下的任何东西都是偷来的。
这样的偷窃并不伤害他的神圣与尊严。
古时候,天皇每天上午都必须头戴皇冠在王座上一坐数小时,手脚平放、头不转、眼不眨,确切地说,整个身体纹丝不动犹如雕像一般。
这是因为,人们认为,这样天皇就可以保持帝国的和平与安宁。
如果他不幸侧向某一边,抑或朝某一方领土凝视许久,人们便会担心战争、饥荒、火灾或其他大灾祸,不久将使国土荒芜。”
[42]
施于蛮族君王的某些塔布可使人清楚地想起那些对杀人者的种种限制。
在西非下几内亚(luinea)帕得隆角(CapePadron)附近的鲨鱼角(SharkPoint),僧王库库鲁独自居住在森林里,既不可接触女人,又不可离开他的寓所;事实上,他甚至不可离开自己的宝座。
他必须坐在那儿睡觉;因为一旦躺下,风不再吹,航行将受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