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无数具有相似基础的法术动作中,我只想再举两例。
这两例法术动作几乎在从古到今的原始民族中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留存于文明更高一级阶段的各种神话的崇拜中。
这就是祈求降雨和祈求丰产的仪式。
通过法术来生雨也就是模仿雨或者模仿能够降雨的乌云和风暴,也许你几乎可以称之为“玩雨”
而已。
例如,在日本,“一群阿伊努人(Ainos)要用筛状容器来洒水,而另外一些人则手持安上风帆和船桨貌似小船的粥碗,在村中和园地里推来拉去。”
[80]同样,通过法术来促进土地的丰产则是向土地展示人类**的戏剧性场面。
所以,让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在爪哇的某些地方,当稻子即将扬花之时,农夫便携妻乘着夜色来察看田地,并且就在地头**”
,为稻子做个表率促进丰产[81],然而,人们仍是害怕那种令人忌讳的**性关系会毁了收成并使土地贫瘠。
[82]
某些相反的禁制,即防范法术(magicalpres)必须纳入这一组。
“迪雅克村民去丛林猎狩野猪时,留守在家的人在这期间是不准用手触碰油或水的;因为,如果他们的手碰到了油或水,那么狩猎者个个都会成为“漏手”
,猎物将全从他们手中溜掉。”
[83]再有“当吉利亚克(Gilyak)猎手在树林中追逐猎物时,他们在家中的孩子是禁止在木头或沙地上画画的;因为他们害怕,要是孩子们这样做了,林中的小路就会变得和画中的线条一样错综复杂。
他们会因此迷路,一去不复返。”
在以上这两个例子中,也正如在其他许多法术的施展的例子中,距离因素未予考虑;换句话说,在人们看来心灵感应(telepathy)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我们能毫无困难地理解法术的这一特征。
我们无疑能够断定上述所有例子中的作用因素是什么。
这就是施展的动作与预期的结果间的相似性。
正因为如此,弗雷泽称这类法术具有“模仿性”
(imitative)或“顺势性”
(homoeopathic)[84]。
如果我希望天能下雨,那么我只需做些貌似下雨或者能使人联想到下雨的事情即可。
在文明发展的后来阶段上,人们不再使用这种求雨术了,而是列队于神庙前,祈求庙里的神明降雨。
最后,这种具有宗教色彩的方法也被废止了,人们又企图对大气产生影响导致下雨。
在第二组法术动作中,相似法则(priniarity)丝毫没有发挥作用,它已被另一个法则所取代。
在下面的这些事例中,这一法则的本质一展无遗。
这是又一种咒伤敌人的做法。
那就是弄些敌人的毛发、指甲或其他什么废物,甚至衣服上的一小片布来,以某种仇恨的方式处置它们。
这样,人们就会感到好像是真的抓到了这个敌人,而这人也真的像那些物品一样,受到了人们的处置。
在原始人看来,姓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一个人知道了另一个人或某精灵的姓名后,也就有了一定的控制姓名主人的能力。
这正是姓名使用中有着各种奇特的防范措施和限制的缘由。
我们在论塔布一文中已做过讨论[见第54页以下]。
在这些事例中,相似性显然已被类同性(affinity)所取代。
原始民族中素有食人习俗(ibalism),其更高层次的动机也有着与此类似的起源。
人们在通过“食”
这一行为来兼并人体的某些部分的同时,也就获得了原先为这个人所具有的那些品质。
这就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对饮食的防范和限制。
孕妇必须避免食用某些动物,这是害怕它们的某些不良品质(如懦弱)会通过母体传给胎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