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个幻觉的未来02
banner"
>
这种事态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问题。
谁也无法设想,我所说的关于根本不能证明宗教教义是真理的观点有什么独到的新见解。
毫无疑问,留给我们这份遗产的祖先们也肯定感觉到了这一点。
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可能抱着和我们一样的疑问,但是,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实在太强大了,致使他们不敢说出来。
此后,无数的人们一直受这些类似的疑虑之苦,而且竭力想抑制这些疑虑,因为他们认为,相信宗教教义才是他们的责任;许多优秀卓绝的仁人志士在这场斗争中惨遭杀害,许多人屈膝妥协了,他们试图靠这种妥协找到一条出路。
假如为了证明宗教教诲的可靠性而提出的一切证据都起源于过去,那么,四处搜寻和观察,是否目前(对此较容易做出判断)已不可能提出这样的证据就是很自然的了。
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能够成功地清除人们对宗教体系的哪怕只是一小部分的怀疑,那么,整个的宗教体系都会极大地获得人们的信任。
唯灵论者的活动在这一点上和我们一致;他们确信人的灵魂的存在,并试图向我们证明,这一宗教学说的毋庸置疑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他们却无法否认这个事实:灵魂的产生和消失只是他们自己心理活动的结果,他们虽然能召唤最伟大人物和最著名思想家的灵魂。
但是,他们从中获得的所有看法和信息都是那么愚昧无知,而且毫无意义,除了这些灵魂能使自己服从那些用魔法召唤它们的人指挥之外,人们发现,其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信的东西。
我现在必须提及试图回避这个问题的两个尝试——这两种尝试都给人留下了一种孤注一掷的印象。
一种是古代极端强烈的尝试,另一种则是现代精巧细微的尝试。
第一种尝试是早期教父的“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Credoquiaabsurdum)。”
[16]这种观点坚持认为,宗教教义处于理性的管辖范围之外——是高于理性的。
它们的真理只有在心灵深处才能被感觉到,它们也不需要理解。
但是,这种相信(Credo)只有在公开承认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但作为一种有权威的声明,它却没有约束力,难道我非要相信每一种荒谬绝伦的东西吗?假如不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唯有这种荒谬绝伦的荒唐之言是特殊的呢?这只能依靠理性,而不能由法庭来裁定。
假如宗教教义的真理依赖于能证明该真理的内在经验,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这种宝贵经验的许多人来说,应该怎么办呢?一个人可以要求每一个人运用他所具有的这种理性天赋,但却不能根据只有少数人才有的一种动机为基础,来制定一个可普遍适用的契约。
如果一个人能从一种使他深受感动,心醉神迷的状态中,获得对宗教教义真实性的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那么,这种真实性对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种尝试是由“好像”
(Asif)哲学提供的。
它声称,我们的思维活动包含着大量的假设,这些假设的毫无根据和荒谬绝伦,我们已完全认识到了。
人们往往把它们称为“假设”
(fis)。
但是,出于各种实际的理由,我们不得不表现出“好像”
我们相信这些假设。
宗教教义的情况是这样,因为宗教教义在保存人类社会方面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17]这种论点和“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并无多大差别。
但是,我认为“好像”
论点所提出的要求是一种只有哲学家才能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的思维若是没有受到这些哲学技巧的影响,他就绝不可能接受它;在他看来,承认某种思想是荒谬的,或者与理性相违背,那就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绝不能指望他在对待那些最重要的利益时,会放弃他所获得的对一切日常活动的保证。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注重事实。
当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个神话故事的时候,他会突然跑上前来问道:“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当我告诉他,这个故事不是真的,他就会不屑一顾地转身走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