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288][参见上文第64页注。
在《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1923b)第二部分结尾处的一个脚注中,提到了这种梦之一例。
]
[289][此即《超越快乐原则》(1920g)开头讨论的所谓“恒定性原则”
。
但在弗洛伊德早期的某些心理学著作中,这一原则已构成一条基本假定,如他死后发表的1892年6月29日的“致约瑟夫·布洛伊尔的信”
(弗洛伊德,1941a)。
在1895年秋所著的《科学心理学设计》(弗洛伊德,1950a)第一部分第1、2、11、16节中,弗洛伊德已经陈述了本段的全部要旨。
参见编者导言,第XV页以下。
]
[290][意即有某种事物,在知觉上与“满足体验”
相同。
]
[291][1919年增注]换句话说,很明显,必然存在着“现实检验”
的手段[即检验事物是否为真的手段]。
[292]勒洛林公正地评价了梦的愿望满足活动,他说,梦“不会引起极度的疲劳,也不会因勉强地作漫长而无休止的挣扎而耗尽或破坏所要追求的快乐”
。
[293][1914年增注]我在讨论精神活动的两条原则——即我所谓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一篇论文(弗洛伊德,1911b)中,较深入地发挥了这一思想。
[对此,下文第598页以下又有更进一步的论证。
]
[294][1914年增注]或更准确地说,症状的一部分起源于潜意识的愿望满足,另一部分起源于对愿望做出反应的精神结构。
[295][1914年增注]正如哈夫林斯·杰克逊所言,“只要理解了梦,你就完全理解了心理疾病。”
[转引自厄内斯特·琼斯(1911),他是亲耳听哈夫林斯·杰克逊说这番话的。
]
[296][参见《癔症研究》(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1895)中弗洛伊德所著的第四章第一节观察3。
]
[298]我是从李厄保催眠理论(1889)中接受这一观念的,催眠研究的当代复兴正始自李厄保。
[299][本段为1909年所加。
]
[300][本段为1914年所增。
]
[301][本段在1914年作为脚注增写,并于1930年改为正文。
]
[302][1914年增注]梦是否仅有这一种功能呢?我不知道它有什么别的功能。
梅尔德[1912]确曾想证明,梦还有其他“次生”
功能。
他从一个正确的观察出发,即某些梦包含有解决冲突的企图,而这些企图后来真的被执行了,好像梦是在为清醒活动做准备练习。
他于是将梦与儿童和动物的游戏相比照,认为儿童和动物的游戏是对本能的练习操作,为后来的严肃活动作准备,并进而提出梦的“游戏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