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假设。
在梅尔德之前不久,阿德勒[1911年,第215页注]也认为,梦具有“预思”
的功能。
(在我1905年发表的一个分析[《一例癔症分析片断》(1905e)第二部分]中,有一个梦只能被看成是对某一意向的表达,在这一意向被实际执行之前,梦者每天晚上都重复这个梦[参见上文第190页]。
)然而,进一步的思考表明,梦的这种“次生”
功能不能被当作释梦的研究主题。
预思、意向形成、构成后来可能在清醒生活中实现的解决方案等,所有这些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是心灵的潜意识与前意识活动的产物,它们可以作为“白天残余”
在睡眠状态中持续,并与潜意识愿望相结合[参见第550页以下]而形成梦。
所以,梦的“预思”
功能只能是前意识清醒思想的功能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梦或其他现象揭示其结果。
长期以来,梦都被等同于其显在内容,但这里我们也必须同样清楚地看出另一种误解,即将梦混同于潜隐的概念。
[参见第506页注,以及弗洛伊德在《梦和心灵感应》(1922a)一文中对案例I的讨论。
]
[303][1919年增注]“第二点更为重要,但也同样为一般人所忽视。
一个欲望的满足原可以产生快感,但是我们要问:‘究竟对什么人引起快感?’感到愉快的当然是有此欲望的人。
然而我们知道,梦者对于他的欲望的态度却很特别:他排斥这些欲望,指责这些欲望,总之,不愿意有这些欲望。
因此,这些欲望的满足并不使他快意,反而使他不快。
经验证明,这种不快,虽尚待解释,但它们是焦虑形成的主因。
就其欲望而言,梦者宛若两人,因某些共同要点合而为一人。
这个问题,我不想再加以引申,只想告诉你们一个著名的神仙故事[参见上文第557页]。
在这个故事里,你们便可看出这些关系。
一个慈爱的仙人说要满足一个穷人和他妻子的头三个欲望。
他们俩乐不可支,对于欲望的选择非常慎重。
那女人因嗅到邻人烧腊肠的香味,于是愿有两根香肠。
一动念之间,腊肠已放在面前了,第一个欲望因此得到了满足。
男人不以此为然,愤恨之余,乃愿两根腊肠挂在妻子的鼻端之上,因此腊肠便挂在她的鼻端上不能移动,第二个欲望满足了。
但这是男人的愿望,女人却深以此为苦。
这个故事的结局,你们可想而知;因为他们究竟是夫妻,所以他们第三个欲望就不得不使腊肠离开女人的鼻端。
这个神仙故事,我们或许常用来比喻其他各事;这里则仅用于说明以下事实:就是,一个人的欲望的满足,可以使另一个人深感不快,除非这两个人完全是同心一意的。”
(《精神分析导论》[弗洛伊德,1916~1917,第14讲])
[305][下列一句为1911年版增写,后又于1925年版删除:“我认为,梦中的焦虑是一个焦虑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梦的问题。”
]
[306][以下某些评述应根据弗洛伊德后期关于焦虑的观点加以修正。
另见第160页以下,第236页和337页。
]
[307][德文“v?geln”
是对**的通俗说法,起源于“Vogel”
一词。
“Voge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