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325][这个论题进一步讨论于弗洛伊德1925i(第二节)。
]
[326][在1911年版中,此处有如下脚注:“维也纳的奥本海默教授向我表明,从民俗学的证据来看,有一类梦,甚至是普通人都不相信其预言意义了,而可以完全正确地回溯到在睡眠中出现的愿望和需要。
关于这种梦。
他不久将给出详细的论述。”
]
[327][当时相当于6便士或12.5美分。
]
[328][《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10b)第七章(A)也提及这一情景。
]
[329][这两句诗的第一句意味着这些话在这里可能是针对父母而言的。
]
[330][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之一峰。
]
[331][此梦亦录于《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129页),其中两次提及女孩的年龄为“8”
。
]
[332][弗洛伊德在《释梦》(1900a)第三章和《精神分析导论》(1916~1917)第8讲中,对这些儿童梦做了详细论述。
]
[333][《释梦》从1911年版起,对这个记述作了全文引证,见标准版,第4卷,第131页注。
——本段最后两句为1911年所加。
]
[334][德文“Kosten”
一词兼有“开销”
和“品尝”
双重含义。
]
[335]指1900年安装在巴黎展览馆中的一条活动路面。
[336][一个雅典式的纪念门廊。
]
[337][这个梦是弗洛伊德详细分析的第一个梦例,在《释梦》(标准版,第4卷,第106页以下及第294页)中做了详细记述。
]
[338][1911年增注]我们可以指出,语言学家们已经断言,人类最古老的语言一般都用同一个词来表达矛盾的对立面(如强弱、内外等,这种情况被称为“原始语汇的反题意义”
)[参见弗洛伊德,1910e]。
[339][弗洛伊德在1925年写的一个补注中对这一论断有所保留。
见《释梦》第五章(标准版,第4卷,第270页)。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