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89]尽管我们已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根据我们的判断,已抛弃了这类力图进一步证实思想万能和泛灵论思维模式的模糊观念,我们似乎还是在将一种“诡秘可怕的”
性质归咎于这类观念[参见,弗洛伊德后来的论文“诡秘可怕之物”
(1919h)]。
[90]原文是“oicy’islegaltender”
这是一句比喻,原义是“唯有‘神经症货币’才是法定货币”
。
——中译者
[91][这种转向极小动作的移置的另一个动机将在下文中讨论(参见标准版,第10卷,第241页)。
]
[92][关于自恋的问题,弗洛伊德在此后的论文《论自恋:导论》(1914c)中有详尽的讨论。
]
[93]“在蛮族野民中产生着作用并使他们拒绝承认死亡这一事实的因素,是某种唯我论(Solipsism)或贝克莱主义(Berkleianism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它发展到极端就是唯我论。
——中译者)。
(萨利[Sully]教授在其儿童研究中发现了这一因素,并以此术语命名。
)这已几乎成为这一问题上所有研究者都认可的一个公理。”
[马雷特(Marett),1900,第178页]
[94]在此,我仅简要地提及这样一个事实,即儿童的原始性自恋(inalmarcissism)决定了我们对儿童性格发展的看法,并排除了他们具有任何原始自卑感(primarysenseofiy)的可能性正如奥尔德所指出的那样[参见弗洛伊德(1914d,第三部分)]。
[95]参见雷诺,《艺术的魔力》(1905~1912,第1卷,第125~136页。
)在雷诺看来,那些在法国的洞穴中留下了动物石刻和壁画的原始艺术家们,并非欲图“愉悦”
而是在于“召魂”
或曰施魔召魂。
因此,他解释了为什么这些画像位于洞穴中最黑暗的人迹罕至之处,为什么在这些画像中,人们未曾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
“lesmodersouvеnt,parhyperbolе,delamagiedupinceauouduciseaud'ungra,engénéral,delamagiedel'art。
Entenduauseceluid'uraiiqueexercéeparlavolontédeI'hommesurd'autresvolontésousurleschoses,cetteexpressioplusadmissible;maisnousavonsvuqu'elleétaitautrefoureusementvraie,dumoinsdansl'opies”
(同上,第136页)[在现代,人们常以隐喻的方式说起大艺术家那妙笔的魔力,或者更笼统地说是艺术之魔力。
虽说这一表达已不再拥有神秘之力的本意(这是人类意志强加于其他生灵的意愿或物体之上的一种力量);但是,正如我们所见,人们曾经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至少在艺术家看来是如此。
]
[96]他是通过所谓的内心知觉(endopsychicper)而对此有所意识的。
[98][参见施莱伯(1903)和弗洛伊德(1911c,第三节,[四])]。
[99]在我讨论施莱伯的文章中(弗洛伊德,1911c,第三节)。
[100]这两个短语的词典意义分别是“发怒”
和“苏醒”
。
从短语本身来看,它们似乎都具有主体意识与肉体相分离的含义。
——中译者
[101]参见我的《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一文。
这篇短文于1912年首见于心理研究学会编辑《汇编》一书(弗洛伊德,1912g)。
[102][《释梦》(1900a)一书的第六章第一节对“润饰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