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50][即他们共坐同一餐桌。
]
[151][此处弗洛伊德的原文为斜体。
]
[152]“这一推论是,图腾崇拜必然引起的驯化(条件是当有动物能够被驯化时)对图腾崇拜则是致命的。”
(杰文斯,1902,第120页)
[153]此处意指共享同一食物。
——中译者
[154][此处弗洛伊德的原文为斜体。
]
[155]牺牲正是献祭给晨星的。
[156]我并不是不知道其他人对这一献祭理论提出了异议,例如马里莱厄(Marillier,1898,第204页以下)休伯特与莫斯(1899,第30页以下)等;但是,这些异议实在无损于史密斯假说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157]为了避免引起可能的误解,我请读者考虑将下一条脚注中的最后几句话,当作对这一段描述的一个补救。
[158]这一貌似荒谬的假说认为,那个暴虐的父亲被彻底打倒并丧命于遭自己放逐的一群儿子手中。
阿特金森(1903,第220页以下)也认为,它与达尔文原始部落中的事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家长只有一个令自己害怕的敌人……这就是一帮共同生活、被逼禁欲(或者顶多也就是共享一个女俘)的年轻的兄弟们。
虽然他们尚处在前青春期仍很孱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将日渐强大,通过反复的联合打击,他们一定会从暴君父亲那里夺回妻子和生活。”
终生都在新苏格兰(Newia)度过,在研究土著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阿特金森也指出,达尔文所说的盛行于原始部落的那些情况也很容易在野牛野马群中观察到,而且往往会导致群首被咬死(同上,第222页)。
他进而假设,父亲被处置之后,大获全胜的儿子们彼此又展开了惨烈的争斗,部落分崩离析。
因此,社会的任何新组织都受到了阻碍,因为“独裁的、暴君般的父亲被弑之后,就会出现连绵不断的暴力争斗,儿子们弑父的双手不久又会在杀兄害弟的争斗中双拳紧握。”
(同上,第228页)阿特金森并无任何精神分析学理论的支持,对史密斯的研究也一无所知,但却发现从原始部落到下一个社会阶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较少暴力的转变过程,其间众多的男人们能够和平相处,共同生活。
他相信,由于母爱的介入,儿子们(开始仅仅是那些顽童稚子,后来才包括那些青年小伙)才被准许留在部落之中。
作为对这一宽容行为的回报,儿子们便主动放弃对自己母亲和姐妹们的占有权,以此承认父亲的性特权。
(同上,第231页以下)这就是阿特金森所提出来的极其显著的理论。
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与我的理论不谋而合;相异之处完全是由他的理论未能发现与许多其他问题间的相关关系导致而成。
我在上文中描写的一切并不非常准确。
时间因素的省略、整个主题内容的压缩,这些可归因于对这一性质的主题我们必须采取的保留做法。
在这些问题上,研究者自求精确就太傻了,苛求研究者给予肯定答案也是不公平的。
[160]“在原始社会中,谋杀和**(或者说,所有这种有害血缘圣洁的罪行)是唯一能引起人们痛恨的罪行。”
(史密斯,1894,第419页)
[161]参见荣格1912的讨论,其中的一些主要观点在某些方面与我的观点不同。
[162]“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人神之间的分野已成为不可越逾的鸿沟,因而人对神的这种模仿显得很不虔敬,不过对古人则另当别论了。
他们认为,神人本一家,因为许多家庭都认为自己是某神的后代。
因而,人的神化之于古代人就如圣徒的确立之于现代天主教徒一样也许都不是什么反常之事。”
(弗雷泽,1911a,第2卷,第177页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