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最后,他忽视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夸大了人的性欲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境地。
总之,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不良的。
(四)释梦学说
释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重要方面,也是了解精神领域中潜意识活动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被压抑的欲望(或潜意识的情欲)伪装的满足。
因为潜意识中的原始冲动或性欲难以直接见人,加上意识对潜意识具有检查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必须通过伪装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梦境有两种:(1)显相,指梦的表面现象,即隐义的化装,类似于假面具;(2)隐义,指梦的本质内容,即真实的意思,类似于假面具所掩盖的欲望。
做梦好比制作谜语,显相是谜面,隐义是谜底。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的化装主要方法有:(1)凝缩,即几种隐义用一种象征(或符号)出现。
他把梦看作简略的译本。
弗洛伊德自己曾梦到著作中的一种植物。
据他分析,这“植物”
一词,可代表园丁、教授和他美丽的夫人及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妻子所爱的花。
(2)移置,即一个不重要的观念或小事在梦中却变成了大事或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这个道理,要用较长的梦做例子。
这里,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例,如一个客人已走出大门,又回来取手杖。
据他分析,回过头来拿手杖是件不重要的显相,而渴望再瞅一眼女主人则是隐义。
(3)象征,即以具体的形象来代替抽象的欲望。
如一妇女梦见自己被马践踏,其实是代表她内心顺从了男性的要求。
(4)润饰,即把梦中无条理的材料醒后加以系统化来掩盖真相。
这里,弗洛伊德提出了梦的心理分析的假说,分析了梦的象征性及其活动方式,指出了梦对了解神经症病因的意义,虽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有见地的。
这一点,可与巴甫洛夫对梦的生理机制的分析相媲美。
当然,他对梦的解释多属猜测性,既浪费时间又流于武断,易引入内省心理学的轨道。
(五)社会文化学说
社会文化学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扩展和应用,也是弗洛伊德主义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社会文明起源上,他主张社会契约论。
认为社会的形成、文明的创造,都是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下所固有的各种困难而自愿缔结的契约。
诚然,社会文明产生的心理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认它产生的物质生产根源,则必然犯唯心理论的错误。
他还认为,本能与文明永远处于二律背反之中。
就是说,文明的起源、发展始终是出自本能的冲动,又是对本能享乐的否定。
所以文明在本质上是与本能欲望的满足相对立的。
这里,弗洛伊德片面地强调了社会与人的对立的一面,没有看到社会与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统一的一面,因而他陷入了形而上学和悲观主义的境地。
在宗教的产生和功能上,他宣称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幻觉”
,“产生于人的希望”
,是“人反对现实贫困生活的一种神秘化的抗议”
,“逃避苦难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一种“精神麻醉”
的典型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