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33年5月10日,五千名佩带纳粹标志的学生,在柏林歌剧院门前焚烧了两千本书,其中包括爱因斯坦、托马斯·曼、雷马克、茨威格和弗洛伊德的著作。
当弗洛伊德听到他的书被化为灰烬时说:“我们进步有多么大!
要是在中世纪,他们会把我烧死的;在今天,他们只烧掉我的书就满足了。”
[127]纳粹德国不仅要把弗洛伊德的书全部化为灰烬,而且还妄图消灭所有精神分析学家。
1934年,一切有远见的犹太血统的精神分析学家都已逃离了德国。
此时,正处于癌症晚期的弗洛伊德,年迈体衰,负担甚重,谢绝了朋友们的忠告,坚持留在维也纳。
1938年3月,纳粹入侵奥国,弗洛伊德的家立即遭到纳粹党的**,如银行存款被冻结,出版社被取缔,家里钱被掠走,小女儿安娜被逮捕,四个妹妹被杀害。
1938年,奥地利被希特勒并入德国的版图。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弗洛伊德不得不决定离开奥国。
此时,弗洛伊德给他在伦敦的儿子恩斯特的信中写道:“在这黑暗的日子里,我们的面前只有两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同大家生活在一起和在自由中死去。”
[128]这时,纳粹政权提出,弗洛伊德在未把当时还没有售出的书从瑞士带回烧毁以前,不准他离开。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的干预下,通过美国驻法大使、美国驻德大使及美国驻维也纳大使的调停和他的学生、患者的帮助,玛丽娅·波拿巴(MariaBuonaparte)公主付给纳粹25万先令,弗洛伊德才被纳粹准许离开奥国。
弗洛伊德全家逃到了英国伦敦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情欢迎和关照,几乎每天都收到许多慰问信和电报,有的信封上只写着“伦敦弗洛伊德”
几个字,但也能准确无误地将信送到弗洛伊德的住处。
英国社会名流纷纷登门拜访,其中有英国著名作家威尔斯、波兰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erMalinowski,1884~1942)等。
英国社会科学院还专门做出决议,对弗洛伊德来英表示热烈欢迎。
英国国王也亲自访问了弗洛伊德。
英国皇家学会的三名秘书阿尔伯特·施瓦特爵士(SirAlbertSeward)、赫尔(A.V.Hill)教授和克里费斯·达维斯(GriffithDavies)还带了英国皇家学会自1660年创立以来代代相传的珍贵纪念册,请弗洛伊德签名留念。
当弗洛伊德签名的时候,他的激动心情使他的手颤抖不已,因为他知道就在这个纪念册上有伟大的科学家伊萨克·牛顿和查理斯·达尔文的签名。
1939年初,弗洛伊德的下颚癌日益严重。
他16年来已动过33次手术,口盖和上颚全部被切除,下颚已全部溃烂,虽然做了外科补形手术,但是说话异常困难,别人也听不懂,万分痛苦。
尽管如此,真到去世前几周,他还坚持给病人做精神分析,撰写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重要著作《精神分析纲要》。
他晚年还有一些创作宿愿,终因病魔缠身,未能完成。
1939年9月19日,弗洛伊德已奄奄一息。
当琼斯去探望弗洛伊德时,他伸出手与琼斯握了握手,然后以很庄重的手势向琼斯告别。
逝世前几年,弗洛伊德曾和他的私人医生舒尔(MaxSchur)约定,当那个时候到来时请不要让他受不必要的痛苦,以实现安乐死。
1939年9月21日,弗洛伊德又提醒舒尔注意一下早先的谈话。
他说:“你答应过我,如果我不能坚持活下去的话,不背约。
现在却毫无意义地折磨着我。”
舒尔很理解他的心情,紧紧地握了弗洛伊德的手,并把他们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9月22日,舒尔给弗洛伊德注射了2毫克吗啡,12小时又注射了一次,然后弗洛伊德就睡了过去,于1939年9月23日凌晨,弗洛伊德逝世,享年83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