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4.《为什么有战争?》
它是1932年9月弗洛伊德就战争问题答复爱因斯坦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于1933年。
他依据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因为使用“暴力”
(violence)来解决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是一个普遍原则;另一方面因为战争是毁灭本能(死的本能)的外部表现,故试图排除人的攻击性倾向是毫无用处的。
要想避免战争,就必须用人的生的本能即爱欲的力量,来使攻击冲动得以转移。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是促使人们反对战争的一种重要力量。
本文对了解弗洛伊德唯心理论的战争观有重要意义。
5.《摩西与一神教》
这是弗洛伊德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发表于1939年。
它由三篇论文组成。
在第一篇论文中,弗洛伊德运用其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追溯了犹太一神教(monotheism)与它的创立者摩西之间的关系,以丰富的历史事实探讨一神教在犹太人中得以发展的史前根源。
第二篇论文着重分析了摩西创立一神教之后,在犹太民族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以传说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弗洛伊德引经据典,既借用了有关的历史资料,又与精神分析的独特方法相结合,勾画了一幅鲜活的宗教发展的历史画卷,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第三篇论文是弗洛伊德于1938年流亡英国后发表的。
主要是对前两篇论文的重现和扩展。
总之,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一神教的本质和起源,解释了上帝不是神,而是被后人神话了的人;它说明宗教问题并非神秘不可测,揭开宗教欺骗人的虚幻面纱,人们不难发现其真实本质。
由于本书具有反宗教倾向,加之当时纳粹已表现出支持天主教会和反犹的倾向,因此,本书是分三部分断断续续出版的,前后历时四年多。
本书是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作,读者可结合阅读《图腾与禁忌》、《一个幻觉的未来》、《精神分析新论》、《精神分析纲要》等著作,更全面地了解弗洛伊德的宗教观。
[117]
法兰克福市长在颁奖颂词中写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开启了理解灵魂驱力的道路,也因此创造了认知文化形态之产生和其建构的可能性,以及治疗其中若干病症的可能性。”
颂词继续提到:“精神分析理论不只激起了丰富的医学科学内涵,同时还丰富了包括艺术家、神职人员、历史学家以及教育家的心灵世界”
。
[118]
1931年弗洛伊德75岁寿辰时,贺信如“洪水一般”
,住宅被鲜花淹没。
德国精神医学界召开了研讨会,纽约举行了庆祝活动,并在给弗洛伊德的贺电中写着:“您这位勇敢的探险家发现了自我之下隐没的大陆,且给予科学与生命新的方向。”
[119]同年,弗洛伊德的故乡弗莱堡市为他立了铜牌,弗洛伊德在给该市市长的感谢中,简短地重温了他生命的变化历程,深深地触及了他心智当中最私密的层面,说出了他无法被压抑的欲求,渴望着去爱慕年轻美丽母亲的那段时光,渴望着逃离他年老的父亲。
[120]
此时,弗洛伊德已誉满全球。
到了1936年,弗洛伊德80寿辰时,在连续六个星期中,收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贺信和发来的电报,其中包括托马斯·曼[121]、朱利·罗曼[122]、罗曼·罗兰、威尔斯[123]、茨威格、沃尔夫夫人[124]等191名作家、艺术家集体署名的礼状,整个屋内馈赠光盈,庆祝会也非常盛大,但弗洛伊德因病没有出席。
在写给茨威格的道谢函中,弗洛伊德表示:“尽管在生日当天,在妻子和子女的陪伴下,我感到异乎寻常的快乐,但仍无法对伴随老迈而来的体衰与无能泰然处之,所以我望在会以类似渴望的心情等待着转化为非存有的到来。”
[125]托马斯·曼也写了一篇题为《弗洛伊德与未来》的文章,祝贺他的80大寿。
同一个月,弗洛伊德获得了一项让他有最大满足感的荣誉,一个比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身份更大的殊荣:他膺选为排他性一向很高、名字经常与牛顿(SirIsaa)和达尔文连在一起的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ber)。
弗洛伊德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理性价值时,认为它的“力量在于富有远见地指出了人们的经济条件对其理性的、伦理的和艺术的看法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我们的时代已经取得了无可否认的权威性”
。
又说:“马克思主义‘倒像是晦涩的黑格尔哲学的沉淀物’、‘对思想的限制一如宗教昔日的冷酷’。”
[126]显然,这反映了弗洛伊德对马克思主义的不理解及其政治态度的局限性。
但是,弗洛伊德在对纳粹德国的态度上则是爱国的、进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