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冯道(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吾国历史上最缺钙的年代,大概要算是五代十国了。

有蜀后主的花蕊夫人诗为证: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冯道生于斯时长于斯世,最终呈现在历史长河一个变形虫的形象,当有其必然性。

一个很有些才学的文人,软如涕、韧如丝,如滚刀之肉,似跗骨之蛆,换主子跟换衣服那么轻松,不管谁家天下,冯道都有官做、有肉吃,如此样本仅此一例,可称为“冯道现象”

,很值得研究。

也就真有不少的史家研究。

譬如葛剑雄老师特能理解冯道,他认为乱世陷沼,朝代频更,文人若是死节尽忠,没有十条命是自杀不过来的。

这话不能抬杠,猫也只有九条命,况人乎。

可再往下葛师就露出了“尻尾”

,他说冯道行径实为“曲线救国”

,是“为了人民利益的大前提”

,这论调怎么听都耳熟得紧,纲举目张地令人发指,说白了就是目的正确即可,手段大可不择。

历史的老脸是供后人涂抹的,根据需要被打扮成当政者希望看到的样子,于是冯道就变身忍辱含垢的道德楷模,于是宋玉就成了郭大诗人笔下卖师求荣的无耻之徒。

对冯道,陈寅恪的观点则是“理解,但不同情”

,窃以为这是真正的史家态度。

是啊,假如滥好心到同情的程度,就难免忍不住效仿一下,许多人就是这么干的,再加上软骨病传染性极强,自五代肇始,由两宋承袭,这个国的不举之症从此祸延千年。

大致盘点一下,史家对冯道的评价是“私德无损,大节有亏”

先说私德,众所周知,为官之道,戒贪最难,这点冯道做得不错,其父死冯道丁忧回乡,正赶上家乡遭灾颗粒无收,冯道便散了家财,资助乡党度过难关,得赞一个。

再说品行,曾有部属把掠来的女子送给冯道,冯道却把女子花钱寄养在尼庵,等亲人失物招领,不肯趁人之危,非常柳下惠。

不过这些似乎还算不上大义,义之大小与乌纱大小是成正比的,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身为一高等文官,冯道大多唯唯诺诺,唯一一次直谏还是在他七十岁之后——彼时北汉犯周,世宗柴荣要御驾亲征,冯道说不可去。

柴荣说唐太宗能亲征我为什么不能?冯道说你能比唐太宗吗?这时柴荣已经面有愠色了,忍着气说,他们乌合之众而已,我军打他们,就跟大山压碎鸡蛋那么轻松。

此时顺从得令人发指了一辈子的冯道居然又顶一句:你能跟大山比吗?柴荣大怒,但还多少保持了风度,没把冯道怎么样。

但从此这老冯成了“狗不理”

,不久郁郁而终。

这也是成功学大师冯道极少数不成功的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