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廖则以党代表及财政部长之尊严,俨然为广州新政府之中心矣。
本来在官位上是廖不如胡,至此反胡不如廖矣。
胡汉民非肯屈居人下者,此中山在日,早已洞若观火,中山既死,汉民失势,岂肯罢休?故广州从此多事矣。
中山远见,诚可佩也!”
(杨新华《廖仲恺与胡汉民》,《现代史料》第二集,上海,海天出版社1934年版)
戴季陶:报人生涯也是幕僚作业的一种
戴季陶主编《民权报》期间,因公开反对袁世凯而短暂入狱,报纸被迫改为《民权素》。
入狱更知专制之苦。
他的笔名天仇,因该报而大肆传播。
故当返川之际,他受到英雄般的欢迎,这和雷铁厓到北京时一样。
民众对舆论英雄的崇仰一直可下推到索尔仁尼琴回苏联之际,因文字的力量受到民众的欢迎是一样的。
戴季陶少壮幕僚激烈心曲,一直保持到终生。
《民权报》初期以反袁为职志,兼以抨击唐绍仪、熊希龄、章太炎等。
戴季陶被捕后,他的妻子钮有恒安慰他: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我为君贺!
这些争民权、争言论自由的先驱,是何等的胸怀与襟抱。
他的文章多铁血、击杀字样,极具短兵相接的战斗力、爆破力。
这来源于他性格中的坚韧与躁急。
连蒋介石也说他“好恶偏宕,辞气时涉矜厉”
。
蒋介石还抱怨和他共事之际“吃亏受气”
。
(《蒋介石年谱初编》,档案出版社,1992年)
在南洋时,雷铁厓受命教授孙先生的女儿读书,戴季陶来后,雷铁厓又让他教。
他在1911年年底才见到孙先生,一见即大受先生的赏识。
次年他即任秘书,实为幕僚,直到孙先生去世。
他在同盟会中资历较浅,孙先生的助手、秘书很多。
各有专长。
除了雷铁厓因与胡汉民赌气甩手而去,时间较短,其他还有戴季陶、王亮畴、陈兰荪、宋庆龄、马君武、徐季龙、宋家树……或长于数理,或长于法学、或长于政治学……
像戴季陶这样的年轻人,中山先生对之亦慈亦温亦严,甚至对其衣饰都有恰到好处的指导。
孙先生对他们总是蔼然长者,点到为止,是响鼓不用重锤的点拨,绝不是严词苛责。
因宋教仁被刺,决定讨袁时,黄兴拟法律解决,戴季陶力持不可,曾代表孙先生与黄兴辩论。
志行坚毅源于眼光高迈
秘书,或曰幕僚人物中,戴季陶和雷铁厓等是铁血派,以他们杰出的头脑根本看不起袁世凯,而是先验般识破袁世凯的用心。
他对举袁世凯做总统,痛驳其非。
这和胡汉民、汪精卫颇见出区分来。
戴季陶睿智,北上迎袁世凯当天,就看出袁的虚应故事,料其必有异图。
他遂转赴天津,果然北京曹锟实行袁氏之计,发动兵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