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即典出于此。
大会宣言也是由戴季陶写提纲,布雷连缀成文,修改三次,费时二十余个小时。
1936年侍从室在南京中央军校内拨得固定办公地址。
陈布雷仍为二处主任,每天都要固定办公六七个小时,这时他对第五组的秘书颇有意见,乃因各个秘书不明职务性质,常思越位言事,或请调查某些机关状况,或据坊间传闻攻讦主管人员,或乱上条陈,陈布雷公开给他们说过多次,仍然积习难改。
此事使他烦闷不安。
西安事变前他从洛阳回南京,未跟蒋介石到西安。
原因是蒋介石对他说:“西北天寒,有病之躯不宜同行……如有必要,当电召西来,否则在京相候可也。”
不久西安事变发生,南京一时间风传甚多。
各要员乃群集何应钦家中商议。
从此半个月中,陈布雷处于彷徨焦虑、繁忙痛苦的难言状态,精神上可说是六神无主。
同去的幕僚人员情形危殆,萧赞育作为幕僚随之前往,他说那次一同去的秘书人员,还有毛庆祥、汪日章、葛武棨等,萧乃华则死在事变之中。
事后据当时目击者萧自诚说,叛军叫门,持枪突入,气势汹汹,萧乃华匆忙中拿枪在手,准备对抗,卒被射杀。
他在这焦虑的状态中,仍然肩起核心幕僚的重任,和他人联名劝诫张学良;代黄埔军人草拟警告电,协助宣传部策动全国舆论围攻张学良;安慰宋美龄等。
蒋介石获释后,他到机场迎接,蒋介石给他一个草稿,他仅用两个多小时即撰成,即有名的《对张、杨之训词》。
这段时间他在侍从室办公时间,则从清晨延长至深夜。
抗战军兴,1938年年底,蒋介石到广西设置桂林行营,布雷随之。
闲暇时蒋介石找他谈论。
其中,蒋介石对日本的大东亚共同体及连环互助论尤其深恶痛绝,说是此种桎梏,将断送民族命运于永久,比军事占领还要可怕,万不可中其奸计,因此也要作精神斗争。
向陈布雷口授四五次,命其记录要点,准备撰一长文。
12月26日,陈布雷以一天的时间,为蒋介石撰成《驳斥近卫东亚新秩序》之讲演词。
张季鸾说此文为抗战期间第一篇有力之文字,两天后正式播发。
1939年春,他常住重庆,还是为蒋撰写文字。
他平生为蒋介石作文,以这个时段最多、最为集中。
《行的道理》《政治的道理》《三民主义之体系与实施程序》等文,都在此时写成。
他自谓精神尚佳,动笔很觉顺畅。
辩证看待幕僚作业
据杨树标《名岂文章著》统计,抗战期间,以蒋介石名义发表的文章共有657篇,包括演讲403篇、书告82篇、文录9篇、别录115篇、谈话46篇等。
其中大半都是陈布雷亲笔撰述,文章主题均包含抗日锋芒。
大致涉及的方面有:全国军民牺牲奋斗,已使民族地位日益提高,最后胜利日益接近;我国抗战,目的一天不达,抗战一天不停;全国军民对于抗战皆有应尽之责,必须紧守岗位,贡献力量;全国军民要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气概,以血肉的代价,来换取永久真正的和平。
在他精神佳好的状态下,一般文章,真可说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这样的时候,所作文章,文气充沛,通体不懈,仿佛象征抗战之光明前途。
一旦精神压力增大,或失眠,或头疼,则往往文气不接,这样修改的时间就大为增加。
譬如有名的《告空军将士书》,因脑力不济,前后费时16小时乃得完成。
这是在1937年8月上旬,在上旬同一时段要完成的作品达六七件。
布雷先生做人低调超乎寻常,而其内心,对于文章之道,则颇为自负。
《大公报》在张季鸾去世后,由王芸生主笔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