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四章 抗战烽火的浇铸(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天的早餐汇报,两小时内,要把全国交通的有关事项,分配或解决完毕,先是报告,接着协调,然后裁决。

其余的中高级干部,多在欧美接受教育,术业有专攻,水平极高,一套成型的参谋作业和企业管理方法,在这里畅通无阻,很快进入状况,运作自如,完全没有那种痼疾般的所谓公文旅行。

有一次出访美国,偶往无线电城音乐大厅一游,他问一个下属,有何感触?那人答曰,声光俱佳,舞者面容、曲线、服装无一不美。

俞大维就说,仅注意这些远不够啊。

阁下是学管理的,一百多人的表演者如何进出前后台?如何训练与管理?应到后台观摩,才有心得。

他又举中国人的大型筵席,往往宴开一百余桌,侍者如何分配才能同时上菜、撤盘?这里面都是学问。

那人听后受益匪浅。

作为大陆时期的最后一任交通部长,邮电、公路、铁路、电信,在他任内无一不是飞速发展,工程、行政效率之高,为各部委之冠,种种细节,可见俞先生大处着眼的高度。

1954年,被任命为最高防务长官。

当时他身在国外,陈诚促其束装就道,但对任命,则要先征求他的意见。

蒋介石说,不必!

他这个人,一旦听到炮声,一定会及时赶到最前线。

他曾亲自乘机到徐蚌战场空中投粮。

像王耀武、黄维、郑洞国等人,虽然战败了,但俞先生很同情他们,认为是可贵的忠贞之士。

他也感到自惭:“如果换了是我,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我又能如何?”

他是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陈仪被执,他费尽心力,想去挽救他的生命,向层峰恳求陈情,整整一个上午,上面不置可否,求其苟免未能奏效,他为此伤痛不已。

不在前线,就在去前线的路上!

他的办公室总是空的,他总在前线奔忙。

1955年3月的一则日记可见其戎马倥偬之一斑。

“3月7日晚,我乘太昭舰北巡,翌日抵东引,视察防务后,继驶马祖,途经浪岛、大西洋岛。

旋沿北竿塘西岸勘察海滩状况。

上午十一时在南竿塘登岸。

适遇见顾问团陆军组长麦克唐纳准将,相偕视察部队,然后乘原舰至北竿塘,遇大雾,故仅停留半小时许。

九日欲往大白犬岛,因风浪太大不能登岸而返回。”

他营救陈仪,未能奏效。

到了孙立人案发,他参与九人调查小组,叨陪末座,第一次开会,陈诚念调查报告,声音细小,他听不太清。

轮到他发言,他就说,按照常理,似乎纯属孙立人个人或极少数人的行为,因为假如有案情,其他人就不太可能知情,因为知情的人愈多,事机愈可能提早暴露,知情人既少,为何牵连这么多人?这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这显出俞大维作为最高幕僚之一,感情和缜密的头脑相配属,为孙立人的冤枉,给出可信的论据。

孙立人案发前,职务是参军长,他对战略家余伯泉发牢骚,说是闲混愁闷,无事可做。

余氏就劝他去给俞大维当副手,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但孙立人心有不平,他说,我是要做大事的人,当副部长,能做什么事!

对此,俞大维感慨道:“孙立人不听余伯泉劝告,大事做不成,却出了大事。

他如果当我的副手,肯定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到了他们的晚年,生命最后时节,释放孙立人的事情,已有眉目,孙立人曾告诉探望他的人,如果彻底自由,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俞大维。

俞先生躬行幕僚作业之一端,就是折冲樽俎,争取美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