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十八章 兵学奇才辛弃疾(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二十八章兵学奇才辛弃疾

banner"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这首简明而意绪无穷的词作,起笔突兀,中间一挫再挫,负手微吟一过,难免使人渗透满腔磅礴之激愤,仿佛夜潮轰然拍击,心绪难平,直至栏杆拍遍,泪眼婆娑。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今人所熟知的文学家辛弃疾,若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卓越的军事战略家、罕见的幕僚专才。

即使和近现代的老毛奇、小毛奇置于一处,事功或因时势而逊之,兵略则有以相颉颃。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少年时生活在金人占领区,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聚集两千能战之士,投到地方军事首领耿京的部队,他也做了耿京的高级幕僚,即掌书记一职。

他在耿京部队所任记室一职,即是标准的幕僚。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记室也即是参军的一种。

如咨议参军、录事参军、诸曹参军一样,他是记室参军,襄赞军务,位任颇重。

据史学家严耕望先生《战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转引,“记室之职,凡掌文墨章表启奏,吊贺之礼则题署也”

或者,记室主书仪、表章杂记等,由其负责完成。

南北朝的时候,记室参军起草檄文,驰告远近。

至于记室参谋的要求,“记室之局,实惟华要,自非文行秀敏,莫或居之……宜须通才敏忠,加性情勤密者”

辛弃疾可谓标准当行的记室参军。

若在民国时代,则非陈布雷、饶汉祥莫属。

他后来到了南宋所写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和《九议》见微知著,灼见古今。

“十论”

中如审事、察情、自治、致勇、屯田、防微等篇章,指出和战之间充满偶然,种种超出常情的地方,其认识深入骨髓,就像后来的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一种艺术,但它绝不是常规艺术。

辛弃疾说“虏人情伪,臣尝熟论之矣,譬如狞狗焉,心不肯自闲,击之则吠,吠而后却,呼之则驯,驯必致啮,彼何尝不欲战,又何尝不言和……此所以和无定论而战无常势也,犹不可以不察。”

他的《九议》中更论述了处于劣势和危机当中的反攻之道,以及破解危局的战略战术。

冰雪聪明,智数超群,真切可用。

可惜南宋当局优柔寡断,将之忽而解职,忽而起用,拖沓多年后再想利用他扳回大局,他已垂老病笃,令人扼腕叹息。

朱熹由衷钦佩,赞叹辛弃疾颇谙晓兵事,并在著作中引用了他诸多论兵的段落。

另外程泌有一篇2000字的给朝廷的奏对,通篇引述论证辛弃疾的用兵思想。

其中说道,中国之兵不战自渎是从李显忠开始的,百年以来好几代人了没有人去纠正它,而辛弃疾认为,应以正规军驻扎长江边上,以壮国威,如果要主动北伐,则必须征集边疆土人加以精强训练,因为边区地方的人从小骑马射箭,长大后或驰骋或攀缘,体力非内地人可比。

至于当时江南一带水田里做工的农民,好像对战斗的场面非常惧怕,很难训练为进攻的先头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