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十一章 文人吴相湘身上的参谋特质(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胡先生所谈要点:其一,军队纪律大不如前。

其二,经济之纷乱至为可怕。

其三,国民党内部极其复杂,将来必分,不如在蒋介石领导时,任其分为两个党,旧招牌无论哪一部分承继,另一派名目可新设,领袖则暂时可处于超然地位。

胡适的策略,真是动了脑筋,不可谓不聪明。

但是套到现实的头上,却不是太紧就是太松,不是太窄就是太宽,总之不大合辙。

盖以当时并非没有分立的团体,他所针对的只是一家,在那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之下,看似妙招,实为拆台。

分立的团体,应为自然分化,经一番熔铸接洽碰撞重组,达到自然地分立,而非人力强为之,以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来达成良性竞争,结果绝不美妙。

此举,一是易招话柄;二是反对者众,吃力不讨好。

再说对现实的考量及对策,他和蒋介石的思维方式、出发点也颇歧异。

1938年春季,蒋介石因抗战初起,又考虑战后复兴问题,遂对党派欲加抑制,对党派思想之宣传,欲加羁控。

但又不愿出之以鲁莽,遂一相情愿,欲将其他党派融合在三民主义的统一信仰之下。

陈布雷说:“蒋氏的意思是要化多党为一党。

如果其他党派同意此议案,则国民党也可相应改动党名,或酌改组织结构。

但反对的声浪甚高,此议也就无疾而终。”

那些文化型参谋们

还是19世纪的末叶,王韬就提出通才办报的观念,这是强调记者的知识结构,他同时又提出史家办报的观念,则侧重于记者的忧患意识。

他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专论,倡导在省会设立西式报馆,并邀请“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简”

“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

其间或非通才,未免识小而遗大。”

操笔之人,需对中外时政、历史经济娴熟于心,发为可用可采之政论时文。

他们的意见往往写成文章,或以文化名流身份接受记者采访,将其意见公开发表。

而其意见,对于时代、国族,就别具一种可能性及参考价值。

卢沟桥事变,日本大举侵华,知识分子和全体国民一样,顿陷水深火热之艰难岁月。

日寇空军常常轰炸中国重要城市,以摧毁军民斗志。

轰炸的程度,时强时弱。

这和中美空军的反击强弱有关。

轰炸是在抗战后期才衰弱下去,此前,人民备受其罪。

法学家萨孟武在重庆时,也为轰炸头疼。

一会儿警报响起,跑进防空洞;往往飞机又不来了。

有时以为飞机不来,刚刚走出屋子,炸弹就轰然在不远处爆炸。

往来反复,神经几乎为之断裂。

这就是日本人所谓的疲劳轰炸。

最险恶的一次,南温泉中央政校一排宿舍被炸,萨先生家在内,一些房屋是直接中弹。

萨家的房屋全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连晾晒的衣服都炸碎,而“早晨内子买了一条鸡清炖,几碗粗菜,以备夜间过节之用,日军投弹,全部炸入泥土中了。

最奇妙的,厨房被炸,而在炉中清炖之鸡固然连瓦钵都飞到地上,却原封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息桐我在聊天群模拟长生路女配修仙要佛系LOL之战神崛起恶毒女配在修仙大佬坟头蹦我能制造副本嫁金钗福气农女有空间儒道至圣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医判黄泉过阴人全球巨星从龙套开始我真的不想吃软饭娱乐大忽悠全民进化时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网游之全球问道出狱后,首富老公逼我生三胎华娱从奥运冠军退役开始永续之镜诸天之从新做人造化图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在大明养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