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大乘与小乘(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所有有人说玄奘主修大乘,就相当于开了倒车,其实不然。

这只是就其形式和某部分宗教内涵而言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乘教使佛陀神化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宗教仪典,这些以宗教立场而言,不但不是开倒车,而且还是一种修正。

掀掉宗教的外衣,再看大、小乘的内容之间的不同之处,会发现大乘的哲学境界还是比较高的。

有一本佛学教本这样说:“佛法无所谓小乘大乘,因为这不过就是时间的先后问题而已。

佛门行者,在初期都是小乘,到了后期就都是大乘了。”

又有人说:“小乘圣者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不动,终日妄念纷纭,贪痴充满,还敢大言不惭地自称大乘,对于小乘教理鄙夷不屑,岂不可怜可笑!”

对于大乘和小乘有过详细论述的胡适说过:“其实这七项(大乘教的特色)在小乘经典里都已有了种子,无一不是逐渐从小乘演变出来的。

……大乘遂成一部无所不容的垃圾马车……但大乘教自有它的伟大精神……它那些伟大的经典,思想与文学都远胜于初期佛教,所以才能在佛教史上开创一个新时代。”

总而言之,大乘是原始小乘披上宗教外衣,加载仪式的大车子,同时也使原始的小乘胸襟再扩大,哲学境界也随之提升。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有自己的圣典。

玄奘游学期间,学过的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婆娑》《六足》《俱舍》《顺正理论》等,大乘论典有《瑜伽》《显扬论》《中论》《百论》等。

其中戒贤大师为他讲解三遍的经典有《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讲解一遍的有《显扬论》和《顺正理论》。

其他戒贤没有讲过的,有些是玄奘早已学过,有些则是在别的地方学的。

至此,玄奘已经算是内外学兼修、大小乘皆通的大师了。

所以有人说玄奘的学说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而是中乘。

关于“中乘”

的说法源于二世纪的龙猛,其立论重点在“空”

与“不空”

之间,既不承认万象皆实,也不认为万象皆虚。

玄奘所创的法相宗,算是中乘的一个流派。

而梁任公把玄奘所创的法相宗归类在小乘教与大乘教之间的“权大乘教”

,认为它是偏向于大乘佛教的,所以也有人把它列于大乘教一派。

大乘佛教是玄奘皈依的宗教,是让玄奘不由自主地在菩提树下痛哭的信仰。

大乘教在印度的影响最终超过了小乘教,它虽然曾使佛教在印度风光过一阵,但佛教衰微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它接受了太多婆罗门的东西,使佛教和婆罗门教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形之下,不用佛教中“无常”

的道理来解释,单由事实也可以预知佛教在印度沦于灭亡的最终结果。

在佛教和婆罗门教之间的差别很小的情况下,自然是根基较深的那一个更容易吸引大众;加上婆罗门教又有稳定和充足的经济来源,在政治上也不乏有力的支持,所以最终能够战胜佛教。

婆罗门教可以说是个相对宽容的宗教,从来没有采取过激烈的手段去打压和消灭佛教,却以“兄弟的拥抱”

而同化进而毁灭了佛教。

这一点恐怕当年的玄奘并没有想明白。

当他看到观世音菩萨像半身入土的景象,想起了佛教灭亡的预言之后,反而产生了更强烈的使命感,想要通过传播佛典、翻译佛典,用梁任公的话说,就是将印度佛学“千余年之心传,尽归于中国”

,也算是他为了挽救佛教的颓势而尽的最大努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书之皇后总想欺负朕神秘支配者超神大掌教联盟之从妖姬辅助开始带着满级帐号闯异界儿子,请给爸爸指条明路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绝品神医混都市穿成男团女经纪人,我带飞小鲜肉我的萌妃是大佬全球轮回之我锤爆了全世界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某剑魂的无限之旅学渣被家访,老爹竟是文坛巨佬太古剑尊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修仙道无境小心,前方高能超品修仙小农民一人之开始的道爷夫君位极人臣后什么都会的仁王君撼宙帝尊足球豪门开局就是死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