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 靠不住的国际粮食市场(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同一天,印度也宣布调整大米出口价,在3月27日650美元吨的基础上,一次性提价350美元吨,增至1000美元吨,涨幅近五成。

4月1日,印度政府再次宣布,将暂停出口大米以缓解国内米价高涨。

如此算来,随着这些主要大米出口国大幅削减出口量,全球大米的供给少了13。

恐慌于是进一步加剧。

政府的紧张转化为种植者的惜售和商人的囤积行为,几种力量推波助澜,加剧了动**。

更有甚者,时任泰国总理沙阿又捡起柬埔寨首相洪森曾经提出“大米输出国联盟”

的倡议来。

2006年,洪森提出,湄公河流域有能力出口大米的国家应该成立一个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所谓大米输出国组织,以帮助稳定全球的大米价格,以“大米欧佩克”

对抗“原油欧佩克”

洪森此说道出了大米出口国的心声,却激起了像菲律宾这样的大米进口国的强烈反应。

“米盟”

一说再起,在菲政府口诛笔伐之时,菲律宾国内的投机商人却打起了挣取政府补贴的主意,把政府补贴的卖到贫困地区的粮食又运回了粮库,准备高价出售。

这些投机行为一经曝光,更在菲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米价走向轮番上涨的恶性循环。

菲政府被迫向全国派驻“大米警察”

,强力打击囤积者,以确保大米供应的基本稳定。

国际市场粮食暴涨,菲律宾政府不得不吞食长期轻农的恶果。

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转向发展高价的外销型经济作物的菲律宾,在粮食生产部门未经土改的情况下,道路建设、农机、水利、作物改良、研发、推广等方面没有任何投入,农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生产力仅以每年1%左右的幅度上升,1996~2000年间的增长幅度甚至低于1%。

随后菲律宾又在WTO框架下开放市场,进一步打击了农业部门的生产力。

相反,泰国则在1982年制订了20年农村发展计划,对农村实行连续性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泰国政府甚至还采取措施,直接干预国内市场,保住大米的竞争优势。

在政府的长期扶持下,泰国终于成为举足轻重的大米出口国。

两相比较,在粮食问题上,泰国政府重视农业,不仅实现粮食自给,而且还成为大米出口国,而菲律宾政府在农业问题上无所作为,危机时人民的饭碗难保。

粮食危机时国际市场靠不住,菲律宾政府应该吃一堑长一智!

二、被操纵的国际粮食贸易:还是以“大米危机”

为例在正常年景下,国际粮食贸易并不会出太多问题,毕竟国际粮食供求在一定时间内相对是稳定的,即使有小的波动,无论是供应方还是需求方有一些量的变化,比如由于人口的增加而导致的需求增加,市场也能对此做出及时反应,增加供给以弥补需求,或以增减库存作为调节手段。

国际粮食市场的动态平衡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怕的就是年景的不正常。

所谓的年景不正常,说的就是极端气候的出现导致粮食的大幅减产。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变化频发的情况下,因为干旱、洪涝等天气突变带来的粮食减产、歉收的新闻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纸之上、饭桌之旁。

问题不在于这些异常天气所带来的实际减产数量——事实上,干旱或者洪灾过后,实际的减产数量往往低于当时“市场上”

所预测的数量——问题在于,在当今粮食金融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粮企和金融寡头们太需要这些负面消息来搅动粮食市场的沉闷气氛,为粮价的上下波动创造由头,为它们买空卖空利润表增添亮丽的向上弧线了!

这其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金融戏码,只是粮食供给国与需求国的政府和企业无意中、无奈下配合了人家的演出罢了。

还是以2008年这次“大米危机”

为例。

在再谈危机原因之前,先得介绍一下国际大米市场的基本格局。

很多人会想不到,全球年总产量达到3.5亿到4亿吨的大米,其贸易总量竟是如此之小,即使贸易量较多的1993—1994年度,也只有0.1634亿吨,仅占该年世界大米产量3.6亿吨的4.54%。

随后几年,大米的贸易量虽有所增加,一度增长近一倍,但仍是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小品种。

而与大米贸易相关的国家数量也不多,大米出口控制在少数国家手中,进口国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南亚、中东一些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孟加拉等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葛先生的一往情深开局签到武当山人仙武帝高门主母穿成豪门女配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邪王嗜宠:无赖小公主上瘾无限灾难生存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外室美妾电竞大神太高冷,想撩!诸世大罗我是大渣男[快穿]从火影开始签到云端的世界I云之星魏武侯电影世界交换师我家野王是国服大佬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王者荣耀:打游戏成世界首富当钓系beta意外怀孕后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邪王宠妃:绝色娘亲腹黑宝贝小白骨我快亏成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