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想起黄导总爱用这张照片当屏保,说“你看这野果,比军功章实在,能填肚子”
。
风从黑板报的缝隙钻进来,吹动照片的边角,“哗啦”
响,像黄导在笑。
李凯望着那道伸向红土坡的粉笔痕,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战壕里,黄导啃着压缩饼干,指着天上的星说“功章那玩意儿,挂墙上不出三月就积灰,有啥意思?”
他当时还往李凯嘴里塞了半块饼干,碎屑掉在军装上,“等咱活着回去,找个小酒馆,就着花生米喝二锅头,那才叫实在”
。
可现在,小酒馆的灯还没亮,举着野果的人却留在了红土坡。
李凯收回手,指尖的粉笔灰被体温焐化了,湿湿地沾着,像谁没擦净的泪。
黑板报上的字在风里轻轻晃,那朵没涂完的海棠,倒像在替谁继续开着。
风又起了,比刚才更急,带着红土坡特有的燥意,卷着沙粒往连队黑板报上撞。
那些沙粒是赭石色的,混着橡胶树的碎屑,打在黑板的木框上“簌簌”
响,落在粉笔字上时,声音轻得像叹息——“沙、沙、沙”
,像有人蹲在旁边,用指尖轻轻擦着那些歪扭的笔画。
擦“犯”
字的长撇时格外轻,像怕蹭掉了笔锋里的倔;擦“诛”
字的断痕时稍顿了顿,像在摸那截断掉的粉笔头。
风卷着沙粒掠过去,粉笔灰在光里扬起细雾,像谁没忍住的泪,刚飘起来就散了。
,!
主席台上的一等功奖章还在亮。
红绒布托着它,阳光从扩音器的缝隙里钻出来,斜斜地打在章面上,金色的纹路反射出细碎的光,晃得人眼晕。
那光够亮了,亮得能照见奖章边缘的每道刻痕,却照不进红土坡的裂缝里——那里藏着黄导没走完的脚印。
是前几日雨里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在红土坡的坡面上蜿蜒。
有的脚印里还积着水,映着天上的云;有的被橡胶树的气根勾住,鞋印边缘沾着胶汁的黏;最末那几个脚印在崖边断了,像句话没说完就停了,只剩半只鞋印嵌在泥里,鞋尖冲着白雾的方向,带着股往前闯的劲。
每个走过主席台的人都低着头,谁都知道,那枚章再沉,沉不过红土坡里嵌着的半只鞋印;那金芒再重,重不过他踩在红土上的每一步——每一步都带着要把毒窝踩碎的狠,带着要护着弟兄们的暖。
风掀动了主席台的桌布,露出底下的红漆,是去年新刷的,此刻被奖章的光映得发暗。
可那光再亮,也暖不过黄导笑起来的样子。
是出发前在帐篷里,他拍着李凯的肩膀说“等我回来,带红土坡的野山菊给林老师”
;是在红土坡小学,他举着粉笔头对孩子们喊“等我回来,教你们画会结果的海棠”
;是在峡谷边,他回头冲邓班扬下巴“等我回来,咱把那面破旗换成新的”
。
那些“等我回来”
,带着他眉骨的疤在光里的亮,带着他掌心老茧蹭过战友手背的糙,带着他咬着铅笔杆琢磨战术时的憨。
此刻风里的沙粒还在打黑板,奖章的光还在晃,可每个经过的人都攥紧了拳——那枚章再荣耀,也换不回那个笑着说“等我回来”
的人。
红土坡的沙会记得他的脚印,黑板的粉笔会记得他的话,弟兄们的心里,会记得那个比任何功章都暖的归人。
操场边的橡胶树像是接了谁的指令,新抽的气根从粗壮的树干上垂下来,一挂挂的,嫩得能掐出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