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喜欢空想。
1889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温室》(又译为《暖房》)。
诗中的主人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显得苍白无力,反映出诗人对一潭死水般令人窒息的社会气氛的苦恼。
哦,大森林中的暖房!
你的门被死死关闭!
哦,你圆屋顶笼罩下的所有!
我的灵魂所及被你的同类禁锢!
1896年他又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十二首歌》,1900年增订成《十五首歌》。
作为诗人,他一共只出过这两本诗集。
梅特林克在剧坛上的名声远比他在诗坛上大得多,梅特林克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先后写了20多部剧本。
在他早期的一些剧本中,充满了悲观无望、颓废厌世的思想,突出地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没落阶级的病态心理,死亡的不可回避,命运的无法违抗。
他生在两个世纪新旧交替的关头,当时科学已经相当发达。
他一只眼睛看科学世界,一只眼睛看神秘事物,在他的心灵上,两者是可以融会贯通的,于是科学与诗熔铸成一体,这便是他作品的特色。
梅特林克戏剧的出现,将象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
早在当初他在巴黎进修法律时,便常出入马拉美在罗马街住所,参加文人聚会,并与诗人维列等过从甚密。
他的气质与艺术趣味本来就和象征主义诗人相近。
他欣赏爱伦·坡和波德莱尔,并以诗歌开始他的文学活动,而且成为象征主义文学中最为积极、活跃的一员。
1889年,梅特林克转向戏剧创作,并发表了第一个剧本《玛莱纳公主》。
据梅特林克回忆,他的童年是“在两座修道院之间度过的”
,他“虔诚地聆听修道士们关于仁慈的上帝、圣女、天使、天堂幸福的教诲”
,并在耶稣会办的专科学校受到宗教的熏陶。
虽然他后来对上帝的信仰动摇了,但他仍旧陷入神秘主义,相信支配命运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其最终表现就是死亡。
《玛莱纳公主》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怖。
国王、王子、公主在狠毒的王后手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这个剧本是梅特林克在1889年向母亲借了250法郎自费出版的,但只销售了20来本,还赠送给别人10本。
眼看这个剧本就要销声匿迹了。
不料,1890年8月24日巴黎《费加罗报》上刊登了法国作家兼文艺理论家奥克达夫·米尔波的一篇评论文章,就是这篇评论文章改变了《玛莱纳公主》的命运,也改变了梅特林克的命运。
文中说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作家”
,写出了“当代最有天才的作品”
,“这部作品,就美的角度而言,堪与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剧本匹敌,如果我敢妄言,与莎士比亚最优秀的剧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米尔波无疑做了法国的伯乐,前辈的溢美之词不仅给年轻的梅特林克以巨大的鼓励,也使他成了引人瞩目的人物。
梅特林克以此在文坛站稳了脚跟,也同米尔波结成了莫逆之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