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不适合孩子的!
首选一: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特别注意: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相对安全,过量会造成宝宝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解热镇痛药,但它的解热作用较强,镇痛作用较弱,所以主要用它来退烧。
1955年,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最先在美国境内上市,商品名泰诺,现在最常见的小儿退烧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烧药,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于儿童退烧。
应该说,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作用还是很“给力”
的,只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小儿感冒西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给小儿退烧时再服用此类感冒药,可能会发生使用过量的情况。
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有可能伤害宝宝的小肝脏的,会引起肝坏死,甚至肝衰竭。
宝妈们一定要对此药加倍小心。
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就尽量别再让宝宝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其他感冒药;若让宝宝吃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就尽量别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给宝宝退烧。
常规剂量短时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很少,对胃肠道刺激小,没有布洛芬引起胃出血的副作用;对造血和凝血无影响,没有氨基比林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副作用,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退烧药,老幼咸宜。
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怀孕的准妈、哺乳的宝妈也都可以用。
对乙酰氨基酚以口服为主,有专门的儿童剂型,主要为口服液、混悬液和混悬滴剂。
儿童的用量是根据体重来计算的,计算方法为每千克体重、每次10~15毫克;用药间隔最短不能少于4小时,而且一天最多用4次,不能频繁给药。
如果宝宝重10千克,每次用量就应该在100~150毫克范围内。
如果是混悬滴剂,浓度为每毫升含100毫克(100mgmL),那么,10千克重的宝宝每次最多可服用1.5毫升(1.5mL10kg),一天最多用4次的话,最多用到6毫升(1.5×4=6mL),相当于每天最多用600mg对乙酰氨基酚。
当然,对乙酰氨基酚还有栓剂,对喂药困难的宝宝,可以经肛门给药。
只是这样给的话,药的吸收率低一些,所以用量可以大一些,每千克体重每次最大剂量可以用到20毫克。
对乙酰氨基酚用后会出大量的汗,需要多喝水以补充水分。
如果喝水不够,可能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休克的情况,会加重病情,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
对乙酰氨基酚是通用名,比较拗口,不同厂家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会用不同的商品名,如宝妈们熟悉的扑热息痛、必理通、泰诺林、百服宁等。
这些商品名虽然不同,只要通用名一样,就是同一种药。
换句话说,只要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就是一种药。
不要以为商品名不同药就不同!
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至少有50种以上不同商品名,如果同时用不同名称的退烧药,你有可能用的是同一种药!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造成宝宝肝损伤。
得了感冒后发烧,很多人会去药店买退烧药和感冒药,同时给宝宝服用,以为多药齐下效果会更佳,感冒会好得更快,其实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很多感冒西药名称不同,但药物的成分大同小异。
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出现同一药物过量的情况,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白加黑、帕尔克、泰诺感冒片、感冒灵等,均含有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只要其中任意两种感冒药一起用,药量就加倍了。
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24小时内的剂量超过上限,就可以造成肝损伤,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甚至死亡。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国外已下架)的活性代谢产物,非那西丁在20世纪初是西方用得最多最广的退烧药,后来由于上千例患者使用后出现严重的肾衰竭,还导致500多人死亡,为此留下了一个“非那西丁肾”
的医学术语!
非那西丁是由美国人Morse于1878年发明的,1887年在美国上市,是市场上第一个合成解热镇痛药。
非那西丁作用徐缓而持久,药效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成为当时临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
1953年,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发现肾病患者大量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