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掌即掌握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感,注重风寒、暑湿、燥火、伤食之伤的病理特点。
四要包括:辨证细致,主次分明;根据病情,因人制宜;取穴精简,治理分明;手法熟练,刚柔相济。
流派特点:
第一,注重望诊,通过望小儿鼻部和面色来诊察疾病。
第二,治病求本,重视“补泻兼治”
的治疗原则。
第三,治病范围广,善于将西医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小儿推拿手法中。
四、刘开运小儿推拿流派
湖南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御医刘杰勋,光大于第四代继承人、湖南吉首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原湘西自治州卫生学校中医联组)刘开运先生(1919-2003年),历经六代传承,流传至今,通过家传制、师承制及学院制等传承方式,完好地保存了刘氏小儿推拿的原有特色,并创立了“推五经”
手法,以小儿手上分属五经的5个穴位(脾、肝、心、肺、肾)为推拿的要旨,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形成主补主泻的特点,对疾病、病证归经施治。
同时,保留有“以推、揉为主,兼以摩、运、搓、摇、掐、捏”
的“刘氏小儿推拿十法”
。
[3]
刘开运先生于1975年主编《小儿推拿疗法》教材,并于1984年在吉首大学医学院(原湘西自治州卫生学校)创办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了针灸推拿学专门人才近2000名,为刘氏小儿推拿的传承、发展及小儿推拿临床业务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项“简、便、易、廉”
的小儿外治方法,缓解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困境,深受当地百姓追捧。
1993年刘开运携众弟子拍摄了刘氏小儿推拿教学纪录片《推拿奇葩》,公开向海内外发行,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流派特点:
辨证取穴,归经施治;注重体质,补泻制宜;五经为主,配穴精巧;开阖相配,通调阴阳。
第一,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
运用于小儿推拿。
第二,强调整体观念,全面兼顾,在辨症状、查病因和确诊后,施以治法。
第三,注重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治标为辅。
第四,倡导推药并用。
五、金义成海派小儿推拿流派
上海地区的海派中医小儿推拿以金义成为代表,代表著作有《小儿推拿学》和《实用推拿图谱》。
海派小儿推拿借鉴吸收其他流派手法,取穴更加广泛,根据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具有“点、线、面”
的特点,提出“穴部”
的观点,即穴位和部位同用,更加体现出推拿治疗的手法特色。
金义成,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小儿推拿联盟名誉顾问,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教研室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