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爱哭的孩子平时可以多吃些银耳、百合、枇杷、荸荠之类的补肺食物。
也可以多发“呬”
字音,有助于养肺气。
如果小孩哼哼唧唧,老无病呻吟,老中医会认为是“肾气虚”
肾对应的是“呻”
声,无论是无病呻吟还是疼痛呻吟,都因肾出。
人在极度疼痛或快乐时,都会发出呻吟之声,但无病呻吟就是问题了。
一般宝宝是纯阳之体,肾气充足,很少发呻吟之声。
但也有先天不足或久病之后身体虚弱的孩子,肾气不足。
如果孩子没事总是哼哼唧唧地呻吟,甚至有潮热盗汗,不要简单地认为是孩子性格的原因,要想到有可能是孩子肾虚。
平时可以多给吃一些猪肉、黑豆、龙眼、山药等温阳补肾的食物,严重的可以根据阳虚阴虚的不同,选择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补肾。
也可以让孩子多念“吹”
字,有强肾的作用。
总之,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五声对应五脏:肝声在呼、心声在笑、脾声在歌、肺声在哭、肾声在呻。
仔细倾听五声能大致了解五脏的情况。
看到这里,聪明的宝妈宝爸也应该像高明的医生那样,从宝宝发出的声音中听出哪一种脏器出现问题了吧。
二、小儿夜啼:寒啼、热啼
“啼”
和“哭”
有区别吗?当然有!
“啼”
与“哭”
的区别在于有泪无泪、声长声短:有声无泪、声短曰啼;有声有泪、声长曰哭。
只是现代人不区分“啼”
与“哭”
,以为“啼”
就是“哭”
、“哭”
就是“啼”
。
而且,普遍认为啼哭是新生儿生命力的表征,是与父母交流的一种“语言”
,这一点没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