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正常情况下,健康宝宝会以洪亮有泪的哭声表达饥饿,或索要食物。
当宝宝身体不舒服、生病的时候,“哭”
和“啼”
的区别就派上用场了。
在受到病痛困扰时,宝宝有时候是哭,有时候是啼。
啼更多发生在夜晚,所以中医有“小儿夜啼”
之说,以及相应的分类和用药。
夜啼指患儿白天表现正常,无异常啼哭,夜晚特别是深夜,出现长时间的啼哭。
这种啼哭并非只发生一两次,而是一般情况下,一周有3个以上夜晚啼哭。
多见于1岁内的婴儿。
中医将小儿夜啼分寒啼、热啼两大类,因为引起小儿寒啼、热啼的原因不同、表现不同,治法也不同。
所以,宝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啼闹时的状态,大致了解可能是什么情况,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有声有泪,声长曰哭,哭而不啼,则气急心烦,将作惊也。
有声无泪,声短曰啼,啼而不哭,则气不伸畅,知主腹痛。
泪为肝液,哭乃肺声。
热啼
如果宝宝是上半夜仰面朝天的啼哭,哭声急促,面红身壮热还有汗,四肢烦躁,手足心热,中医认为这种啼哭意味着宝宝有腹痛。
如果用手按肚子哭得更厉害,抬手就止,说明是因痰热而痛,用中药导赤散多可以缓解。
如果宝宝仰面朝天的啼哭,面红,口气热,小便黄,肚子暖和,有时候有汗。
这种啼哭意味着宝宝心烦,用中药导赤散也可以缓解。
如果宝宝不仅啼哭,还尿床,而且有受惊、神乱、烦闷的症状,可能是给孩子穿太多了,或家里暖气太足了,把孩子热坏了,热邪攻心引起惊热。
如果宝宝见灯就哭,灯灭就停,哭的时候脸红泪多,可能是孩子心经有热造成的。
用凉心安神的中药可以缓解,如灯心散、黄连饮、蝉花散等。
寒啼
如果宝宝下半夜弯腰干啼,面色青白,口气清冷,唇黑肢冷,大便也是青色的,不成形,可能是受寒引起腹痛的症状,可用六神散、益黄散急煎葱汤淋洗其腹。
揉葱白熨脐腹间,等尿自出,其痛立止,可再用乳香散。
如果宝宝从黄昏到后半夜,弯腰趴着啼哭,眼中无泪,额头有汗,面煞白带青,可能是胎中受寒造成的寒疝。
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需及时就医,不可自己给宝宝当医生而延误治疗。
如果不是热啼或寒啼,一般性的啼哭,只需要手轻轻抚摸或扶抱,任宝宝自哭自止,千万不要强行按住,或让宝宝喝奶来制止。
如果没有病,是无须用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