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K387提取行动定于后天上午九点正式开始,全程直播。
您将是第一位进入现场的见证者。”
挂断电话后,林浩然起身走到窗前。
远处,祁连山的轮廓隐没在暮色之中,宛如一道沉睡的脊梁。
他忽然想起父亲档案里的那句话:“愿以吾身铺路,换山河无恙。”
如今,这条路上不仅有父亲的身影,还有千千万万个未曾留下姓名的人。
他们不是数字,不是牺牲品,而是活生生的父亲、丈夫、儿子。
两天后,K387施工现场。
清晨六点,天还未亮,无人机已升空盘旋。
上百名记者、学者、家属代表聚集在警戒线外。
中科院地质所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校准。
那台被称为“声波之手”
的微创提取系统,已在预定位置架设完毕??一根直径仅十五厘米的探管缓缓插入岩层,前端搭载微型摄像头与柔性机械臂。
林浩然站在指挥台旁,身旁是拄拐的张德海、轮椅上的李秀兰、抱着录音笔的王建军,以及刚刚抵达的周志明。
老人一身素衣,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工作笔记,翻开第一页,上面贴着一张年轻工人的照片。
“这是马占奎。”
他说,“我们是同年参军,同批转业,一起修了八年铁路。
他胆子小,第一次放炮吓得尿裤子,可每次有危险,他都冲在前面。
他说,家里兄弟五个,死一个没关系,别人要是独苗,就得活着回去。”
林浩然接过照片,轻轻放进随身携带的档案袋中。
八点五十分,倒计时开始。
九点整,一声低沉的蜂鸣响起,声波切割正式启动。
屏幕上,三维成像系统逐渐勾勒出地下空腔的轮廓??一处长约四米、高不足两米的狭小空间,四周已被混凝土部分包裹,中央隐约可见一堆扭曲的金属残骸和灰白色物质。
“发现遗物!”
技术人员突然喊道,“左侧有安全帽碎片,刻着‘铁三局?马’字样!”
人群一片抽泣。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高频振动一点点剥离岩层,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拾取每一块骨屑、每一缕织物。
当最后一段股骨被完整取出时,现场响起了压抑已久的掌声与哭声。
法医当场进行初步检验:“男性,年龄约三十至三十五岁,骨骼多处骨折,符合塌方挤压致死特征。
随身物品包括半枚徽章、一只怀表(停摆在8:)、一件棉袄残片。”
林浩然拿起那只怀表,轻轻打开表盖。
背面刻着一行小字:“给占奎,结婚纪念日快乐。
??秀芬”
。
他鼻子一酸,转身递给李秀兰。
老太太颤抖着手接过,泪水砸在玻璃面上。
“大柱……你战友的表,停在他最后一次心跳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