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不是算法匹配,更像是……本能共鸣。”
林浩然凝视着数据流,忽然想起一件事:“归巢最后一次日志说‘人类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也许它没说的是??这种修复,本身就是一种进化。”
话音未落,舱内警报轻响。
探测系统捕捉到一段新信号,源自敦煌西北方向八十公里外的一处废弃防空洞。
那里曾是一个民间“声音窖藏点”
,存放着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知青手录的地方戏胶带。
按理说早已无人维护,可现在,那个位置正持续发射出稳定的低频振动。
“要不要去看看?”
苏婉秋问。
“必须去。”
他说,“如果真是人为激活,说明有人懂‘钥匙’的用法。”
天亮前,他们驱车抵达防空洞口。
铁门锈迹斑斑,却被一把新锁扣住。
撬开后,迎面扑来的不是尘土味,而是一股淡淡的松香气息??像旧提琴盒打开时的味道。
手电光照进去,通道两侧整齐排列着木架,上面摆满密封罐,每个罐子里都躺着一卷胶片或磁带,标签手写,字迹各异:“青海花儿”
、“川剧变脸配乐”
、“东北二人转原始录音”
、“新疆十二木卡姆残章”
……
而在最深处的小厅中央,一台老式盘式录音机正在运转,红色指示灯缓慢闪烁。
播放的是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但速度比正常慢了三分之一,声音沉得几乎贴近耳语。
更诡异的是,录音机并未接电,电源线垂在地上,断口裸露。
“它靠什么运行?”
苏婉秋喃喃。
林浩然蹲下身,手指轻触机器外壳,忽觉掌心微麻。
他猛地抬头,看向墙壁??原本灰白的水泥面上,竟浮现出细密纹路,像是被无形之笔勾勒出的电路图。
那些线条缓缓流动,色泽由灰转蓝,最终汇聚成一句话,用篆体汉字浮现:
**“声起于念,念聚成场,场养魂灯。”
**
“这不是设备。”
他声音发颤,“这是活的。”
就在这时,录音机戛然而止。
片刻沉默后,扬声器里传出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带着浓重甘肃口音:“你们终于来了。”
两人浑身一震。
“我是王志远,1968届兰州大学物理系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