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场景三:平州市,沃野千里的红旗村村支书王铁柱,一个身材敦实、声如洪钟的退伍军人,在村广播站用大喇叭激动地宣布了入选“村超”
试点的消息。
村委大院前的晒谷场上,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
“老少爷们儿!
姐妹们!
咱们红旗村,种地是能手,踢球也不能怂!
省里袁省长搞‘村超’,给咱们农民长脸的机会来了!
咱们村的小伙子,哪个不是干活的好把式?腿上绑沙袋挑百斤担子都不喘大气!
这力气,这耐力,用到球场上,那就是坦克!
推土机!
冠军奖杯,我看就该刻上咱们红旗村的名字!”
王铁柱的话极具煽动力。
一群常年在地里摸爬滚打的壮小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皮肤黝黑的李大力憨厚地笑道:“支书,别的咱不敢说,比力气,比能跑,咱庄稼汉怕过谁?这球,咱踢定了!”
关于队服,大家觉得实用就好,选耐磨吸汗的布料,颜色就用村里合作社的logo色——金黄色,象征丰收。
“就叫‘金穗队’!
队徽就画个大稻穗!”
有人半开玩笑地提议:“冠军奖杯要是能做成个金灿灿的大稻穗形状就好了!
象征咱们农业大村的根!”
引来一片附和的笑声。
村里的妇女们也不甘示弱,商量着组织啦啦队,口号都想好了:“红旗红旗,勇争第一!
种地是模范,踢球也争先!”
还要把村里丰收节扭的大秧歌也搬出来助威。
试点乡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试点乡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没有入选首批试点的乡村,也彻底坐不住了。
一种强烈的“不能掉队”
、“不能给家乡丢脸”
的情绪在蔓延。
各村村委的电话被打爆,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跑到乡镇政府、县市政府去“请愿”
,言辞恳切,甚至带着点“威胁”
:“书记县长,下一批试点要是没我们村,我们全村老少就去省里找袁省长评理去!”
基层干部们哭笑不得,又深受触动,只能一边安抚,一边加紧向上级争取下一批的名额。
袁泽并没有满足于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
他再次展现了其深入骨髓的“下沉”
风格。
轻车简从,只带秘书和必要的工作人员,有时连市县领导都不事先通知,随机选择了几条路线,深入到不同类型的试点村进行实地调研。
他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去感受最真实的脉动。
场景四:袁泽在平原试点村——红旗村!
他拒绝了村干部安排的会议室汇报,径直走到正在用石灰粉在打谷场上画线的村民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