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初夏的阳光有些灼热,晒谷场上尘土飞扬。
袁泽毫不在意,蹲在田埂上,看着几个老农熟练地拉着绳子,用装了石灰粉的竹筒,在夯实的泥地上划出笔直的白线。
“老哥,这线画得直啊!
有经验!”
袁泽笑着搭话。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抬起头,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省长,这算啥!
咱种了一辈子地,拉绳打线,那是基本功!
比这田埂还直哩!”
话语里透着庄稼汉的自豪。
袁泽注意到旁边放着的几个用旧轮胎皮和粗铁丝自制的简易球门,他走过去,饶有兴致地用手摇了摇,又掂量了一下旁边一个用多层旧布条、棉絮和橡胶皮手工缝制的“足球”
。
球体不规则,有些地方针脚粗糙,但摸上去厚实,显然凝聚了村民的心意。
“这球……能踢吗?”
袁泽笑着问。
“能!
咋不能!”
一个半大小子跑过来,抢着说,“我们试过了,可结实了!
就是有点沉,踢不远,但练练脚头没问题!
等村里凑钱买了新球,这个就留着当纪念!”
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
袁泽点点头,拍了拍小子的肩膀,又转向围拢过来的村干部和村民球员代表:“场地因地制宜,很好!
安全要注意,这种自制球玩玩可以,正式比赛还是得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球,省体育局会统一配发一部分。
关键是要组织好,练起来!
把红旗村的精气神踢出来!”
场景五:袁泽在山区试点村——盘龙寨!
崎岖的山路颠簸了数小时才抵达。
袁泽拒绝了坐轿子(当地一种简易交通工具)的建议,坚持步行了最后一段陡峭的石阶,走进寨子时,额头上已沁出汗珠。
寨老们带领全寨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在寨门口用隆重的“拦门酒”
仪式欢迎。
在鼓楼前的广场上,村民们为袁泽表演了精心排练的、准备在“村超”
开幕式上展示的大型芦笙舞。
几十支芦笙齐鸣,声音高亢悠远,穿透云霄;盛装的侗家姑娘小伙踏着整齐而有力的舞步,银饰叮当作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场面极具震撼力。
表演结束,寨老石大山恭敬地捧出他们设计的队旗——一面靛蓝色的土布旗帜,上面用彩线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盘旋欲飞的巨龙图案。
袁泽仔细端详着,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舞跳得好!
气势足!
这旗子也漂亮,龙纹很有神韵。”
他沉吟了一下,指着舞者身上闪亮的银饰,温和地建议道:“石老,你们侗家的银饰锻造也是一绝,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我看队服的设计,是不是也可以稍微融入一点点银饰的元素?比如在领口、袖口或者队徽边缘,点缀一点点银色的纹样?不需要多,点到为止,既能体现特色,又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也方便运动。”
寨老石大山和旁边的几位老手艺人又惊又喜,激动得连连搓手:“哎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