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贯通培养模式和“项目制”
学习方式,聘请全球顶尖学者组建导师团队,让学生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中学习和成长。
“我们要给天才留出空间,给‘异想天开’保留火种。”
袁天的结束语掷地有声,“也许今天埋下的种子,很多都不会发芽,但只要有一两颗长成了参天大树,就足以荫蔽整个京州的未来!”
台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激动地握住身旁助手的手,喃喃道:“多少年了……终于有主政者,愿意真正为长远计,为根基计了!”
那位从硅谷被“挖”
回来的年轻首席科学家,看着袁天,眼中闪烁着找到同路人的光芒。
他知道,这里提供的不仅仅是经费,更是一种允许失败、鼓励探索的创新文化和战略决心。
……就在未来技术学院破土动工的同时,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更高层面的学术与政策竞技场上悄然展开。
国家关于“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和“碳中和路径设计与实施”
两大重磅研究课题的牵头单位征集,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以往,这类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国家级重大课题,几乎毫无例外地被几所传统顶尖高校和国家级研究院所垄断,地方城市最多只能作为参与单位,分享一些边缘性的研究任务。
但这一次,袁天决定让京州去争,而且要争牵头单位!
消息传出,不仅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就连京州市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在一次前期准备会上,一位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就委婉地提出:“袁市长,这两个课题分量太重,涉及面太广,竞争对手都是‘国字号’的顶尖团队。
我们京州虽然发展快,但在学术积累和高端智库资源上,恐怕……还有差距。
是否先争取作为核心参与单位,更为稳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袁天没有说话,只是让秘书将两份厚厚的材料分发到每一位与会者手中。
一份是《京州市“城市大脑”
建设与智慧治理实践白皮书(内部评估版)》,另一份是《京州市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专家论证稿)》。
“差距,我承认。”
袁天等大家都粗略翻看后,才缓缓开口。
手指点在白皮书上,“但我们有他们都没有的东西——一座正在经历剧烈转型、并且率先进行了系统性探索和实践的超大型城市!
我们的‘城市大脑’,接入了从交通、安防到水电燃气、社区服务的上百个系统,积累了海量的实时运行数据。
我们的‘碳中和’路径,不是在纸上画画,而是在真实的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市民生活方式转变中一步步摸索!”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学术界不缺理论,不缺模型,他们最缺的,是来自一线、经过实践检验的真实数据和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