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并列,甚至暗示其在某些情境下更具实效的高度。
这并非纯粹的儒家观点,更带有一丝“儒法结合”
、“王霸杂用”
的意味,且隐隐契合慕容世家这等大族既要维护自身“诗礼传家”
的清誉,又需依靠严密的族规家法、乃至强大实力掌控局面的现实需求。
场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皆在品味慕容清话中深意。
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面露疑惑,亦有人如那老秀才般,眉头微蹙,似有不以为然之色,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角落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德如春雨,法如秋霜。
春雨贵在润泽,普惠众生,滋养根本;秋霜利在肃杀,剪除芜杂,廓清寰宇。
二者本为四季轮转之常道,相辅相成,何来高下之争?然,雨露霜雪,皆由天时。
若执秋霜为常道,恐万物凋零,天地失序;若唯恃春雨,遇蝗旱之灾,亦难救禾苗于枯槁。
究其根本,在於执‘法’者,是顺应自然民生之道,还是悖逆万物自化之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发言者乃一青衣年轻人,面容普通,神色平静,正是陈骏。
他并未直接反驳慕容清,而是借用道家“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
的理念,将“德”
与“法”
比作自然现象,强调其本应相辅相成,关键在于执政者是否顺应天道自然、民心所向,而非机械地讨论孰轻孰重。
其立论角度,与慕容清立足于治国权术、统治效用的视角,截然不同。
,!
慕容清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与浓厚的兴趣,他看向陈骏,笑容不变,折扇却微微一顿:“哦?这位兄台见解独到,以天道喻人事,令人耳目一新。
依兄台之见,这‘自然民生之道’、‘万物自化之理’,又当如何体察、遵循呢?莫非效仿上古,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他语带调侃,实则是在质疑道家理念在广土众民的帝国时代的实际可行性,点出其可能存在的“迂阔”
之处。
陈骏迎着他的目光,淡然道:“非是退回上古。
道在万物,亦在万民。
体察之道,在于‘无为而无不为’。
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不逆物性、民心而为之。
法令规章,当如疏导江河,因其势而利导之,而非筑堤壅塞,强令改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心即天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严刑峻法,或可收一时之效,然若悖逆民生,犹如堵川,终有溃决之日。
秦二世而亡,岂非法网不密、刑不峻乎?”
他再次将问题引向根本,强调政策的出发点是顺应自然与民心,而非单纯追求统治效率,并以秦朝覆灭为例,暗指慕容清所提“法”
之效用若背离根本,终将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