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南华市的夏日总带着闷热,林辰在中医科整理物资时,特意把晒干的艾草、薄荷分装成小袋。
上周赵村长打电话说,山里入夏后雨水多,空气潮湿,好几位老人的关节又开始发沉,他便准备了夏季祛湿的草药,还打印了“夏季关节护理手册”
,里面写着草药泡澡、祛湿食疗的简单方法,都是低成本易操作的。
“夏季泡澡要注意水温,不能太烫,我还带了体温枪,方便村民们测水温。”
苏晓冉把体温枪放进便携箱,又补充道,“咱们再教大家做薏米粥,村里种的薏米正好成熟了,祛湿又养关节。”
周末一早,两人背着装满草药、手册和体温枪的背包往青山村赶。
大巴车驶进山区后,闷热感渐渐消散,窗外的树林里传来蝉鸣,路边的溪水泛着粼粼波光,空气里飘着草木的清香。
快到村口时,就看见赵村长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
他手里拿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薄荷,看到大巴车,赶紧起身迎上来:“林医生、苏医生,你们可来了!
这几天老下雨,王奶奶他们几个关节又发沉,我让大家先热敷着,就等你们来想办法。”
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路上的泥土还带着雨后的湿润。
村民们有的在屋檐下晒草药,有的在院子里剥薏米,看到林辰两人,都热情地打招呼,说要把刚剥好的薏米送些给他们。
到了神农庙,庙里已经聚了不少人。
赵村长提前把庙后的空地收拾出来,支起了两口大铁锅——是从村民家里借来熬泡澡水的,旁边还摆着几个木盆,都是清洗干净的。
“我跟大家说了今天要学草药泡澡,大家都把家里的大盆带来了。”
赵村长指着木盆,笑着说,“您快教教大家,怎么配草药,怎么熬水,我们都等着学呢。”
林辰从背包里拿出艾草、薄荷和透骨草,放在石桌上:“这三种草药按二比一比一的比例混,艾草祛湿,薄荷清凉,透骨草通经络,正好应对夏天的潮湿关节疼。
每次每种抓一把,加水煮二十分钟,水温降到四十度左右就能泡,每次泡十五分钟,别泡太久,免得头晕。”
村民们围在桌旁,认真记着比例。
一位穿灰布衫的大爷拿出纸笔,把每种草药的用量写下来:“我记性不好,记下来回家照着配,也能帮邻居熬。”
赵村长主动帮忙烧火,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的水很快冒起热气,草药的清香慢慢散开,飘满了整个庙院。
林辰拿着体温枪,等水熬好后,先测了水温:“大家看,现在水温四十二度,稍微晾一会儿,降到四十度就能用。
泡的时候重点泡膝盖和脚踝,泡完后及时擦干,别吹风。”
王奶奶第一个试着泡澡,她把脚放进木盆里,脸上露出舒服的神情:“真舒服,泡完脚不沉了,比热敷还管用!”
其他村民也纷纷动手,有的帮老人端水,有的互相测水温,庙里热闹又温馨。
苏晓冉则在一旁,把夏季护理手册分给大家,用方言念手册上的注意事项:“夏天别贪凉,空调和风扇别对着关节吹,出汗后及时换衣服,免得受潮。”
等大家都学会泡澡方法,林辰想起村里的薏米正好成熟,便跟着赵村长去村头的晒场。
晒场上铺着金黄的薏米,几位村民正在翻晒,看到林辰,笑着递过来一把:“林医生,这是今年新收的薏米,熬粥最香,还能祛湿。”
“咱们就用这个教大家做薏米红薯粥。”
林辰拿起几颗薏米,对围过来的村民说,“薏米提前泡两个小时,和红薯一起煮,煮到薏米开花、红薯软烂就行,不用放糖,红薯本身就甜,既好吃又能祛湿,对关节好。”
赵村长赶紧让村民拿来锅和薏米,在晒场旁的灶台上架起锅。
林辰一边演示泡薏米,一边说:“薏米性偏凉,煮的时候可以加两片生姜,这样既不影响祛湿,又不会伤脾胃,老人孩子都能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