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林辰刚在中医科整理完年后复诊的病历,手机就响了。
屏幕上“赵村长”
三个字跳出来,接起时,能听到电话那头隐约的锣鼓声——山里过了年还没散劲,正盼着元宵节。
“林医生,过完年大家反倒不得劲了!”
赵村长的声音带着点无奈,却透着盼头,“走亲戚时多吃了油腻的,老人们说胃里胀;拜年走得多,膝盖又开始酸;还有元宵节想做元宵,怕买的馅料太甜,孩子吃了闹牙疼。
您看这周能来不?”
林辰看了眼桌上的物资:晒干的山楂干(山里常见,煮水助消化)、糯米粉(找粮油店拿的平价货)、提前蒸好的红薯泥(代替部分糖,做元宵馅不齁甜),还有画着关节按摩点位的图示——都是不用花钱或低成本的法子。
他应道:“我们周日就去,带了山楂干和元宵材料,再帮大家查查器材,年后该用了。
您先让老人们少喝凉水,吃点煮烂的粥,能缓胃里的胀。”
挂了电话,林辰和苏晓冉赶紧打包。
苏晓冉还带了袋豆沙(少糖款),打印了“元宵制作与节后护理小贴士”
,上面画着揉元宵的手法、按摩膝盖的点位,老人们一看就懂;林辰则揣着小毛刷,年后器材可能积了灰,得帮着清一清。
周日一早,天放了晴,阳光洒在雪地上亮堂堂的。
两人背着装满山楂干、糯米粉、红薯泥的背包往青山村赶。
大巴车驶进山区,路边的积雪还没化尽,村民家的屋檐下还挂着红灯笼,空气里飘着炒花生的香味,冷意里裹着节日的暖。
快到村口时,就看见赵村长站在老槐树下。
他手里提着串红灯笼,灯笼上贴着“福”
字,看到大巴车,赶紧挥了挥手,迎上来。
“林医生、苏医生,可把你们盼来了!”
赵村长把灯笼递过来,“村里的年轻人扎的灯笼,挂在神农庙门口,晚上亮起来能照半条街。
老人们早等着了,灶上烧着水,就等学煮山楂水;还有几户在揉面,说等会儿学做元宵。”
跟着赵村长往村里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
有的手里提着刚炸的油饼,有的抱着装花生的布包,看到林辰两人,都笑着往他们手里塞,说“尝尝年后的吃食,不油腻”
。
到了神农庙,门口已经挂起了两串红灯笼,庙里的火塘烧得旺,暖意扑面而来。
几位老人坐在火塘边,手里揉着膝盖,看到林辰进来,都慢慢站起来。
赵村长赶紧搬来凳子,让老人们坐下,又给两人盛了碗热粥。
“大家先暖暖胃,咱们先煮山楂水,再弄别的。”
林辰喝了口粥,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山楂干煮水最解油腻,抓一把山楂干,洗干净放进锅里,加两碗水,煮十分钟就行。
怕酸的话加点红糖,别多放,甜了反而伤胃。”
苏晓冉把山楂干分发给大家,赵村长则主动烧火,锅里的水很快冒起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