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中义理分际,不可不勘定也。
心理学所为以物理的官体或神经系,为心理的基础,及以本能说明心作用者,其所设定之领域在此也。
本心则非其所问也。
故心理学之心,由官体形成而后有,元非别有来源。
易言之,未尝不依本心而有,然毕竟不即是本心。
此不可无辨。
由是义故,则本来无二种心者,却又不得不假说有二种。
晚周道家说道心及人心,佛家亦有类此之区别。
《新唯识论》卷下“明心”
章及卷中“功能”
章谈习气处,并宜参看。
朱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详此所云,其迥异后来阳明之说者,不唯虚灵不昧未即是本心而已,其甚相水火者,朱注云具众理,则心不即是理,但具有此理而已,(王船山疏解朱注,于具字看得吃紧。
船山盖反对阳明者。
)阳明却云“心即理”
。
(即者,明不二,如云孔丘即仲尼。
)此为程朱后学与阳明聚讼最烈之一问题。
余以为自玄学或心学言之,阳明之说是也。
(穷究宇宙本体之学,谓之玄学。
阳明则直指本心。
盖以宇宙本体,不待向外求索,反诸吾之本心,当下即是,岂远乎哉?吾心之本体,即是万物之本体,非有二本也。
故阳明派下,又立心学之名。
其实阳明派之心学,仍是玄学。
)万化实体,(实体,犹云本体。
)非是顽空。
盖乃含藏万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者也。
故实体亦名真理。
(虚而云云,借用老子语。
屈者,穷竭义。
实体本虚寂无形,而含万理故,则至虚而不可穷竭也。
动者,言实体之流行成化也。
成化,则理之潜含者,多所表出。
《诗》曰:“有物有则。”
物者,化迹也。
则者,理则。
物有理则,乃实体内涵之理之表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