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每当身处丧礼现场时,我都会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我们是谁”
可以交给哲学家去解答,但“我们将往何处去”
却会在送葬时迫使我们深思。
在净土真宗教徒的葬礼上,送葬的人会齐声颂唱“投入佛的怀抱”
,把死者送走。
念悼词的人会以“灵魂啊,安息吧”
为结语。
丧家代表则会答谢众人道:“想必家父在草荫下也会感到欢喜。”
这样看来,有人以为亡者已被佛接受而获得超度,有人认为亡者的灵魂浮游于虚空,有人则认为亡者已长眠于草荫之下。
来奔丧的人也是举动各异:有的对着遗体合掌,有的对着遗像合掌,有的对着祭坛或灵车,甚至火葬场的烟囱里冒出的烟虔诚合掌。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很少有人在重要角色“佛像”
面前双手合十。
僧侣念诵的经文根本听不懂,人们也不知道死者到底去了哪里,于是就想当然地对着个东西合掌祈祷。
佛教思想中有个“中有”
(中阴)的概念。
一切生命都要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间进行生生死死的转世轮回。
一次生命的终结到另一次生命的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中有”
,为四十九日。
这四十九日被分为七个七日,每个七日的第一天,灵魂都有可能转世投胎。
但如果过了四十九日还没有去处,灵魂将会迷失,不知去向。
不管何时何地,我们终不能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往何处去?
遗族亲友会在死者逝后一周年、三周年、五十周年时举办追思佛事,至于死者到底是否已经超度成佛,活着的人谁都无法得知。
有些事还是不知为妙。
如果我们明确地知道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那么事先就能知道亲人是会投胎为畜生还是转生为饿鬼,抑或堕入地狱了。
比方,如果有人知道自己的祖父会投胎做畜生,那他肯定不会光顾卖牛排的西餐厅或卖烤鸭的中餐馆。
所以亡者究竟去了哪里,人们最好还是不知为妙。
自从入了殡葬这行,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深感困惑甚至惊讶的事情。
那些乍一看好像意味深远而庄严肃穆的丧葬仪式,事实上不过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迷信和陋俗的拼凑。
迷信能被这么具体化,还以葬礼仪式呈现出来,不由得令人诧异。
人们对死的讳莫如深给了迷信和陋俗可乘之机,它们就像魑魅魍魉一般在世间横行,并日渐神秘化为神圣而不可靠近的禁区。
几千年来的迷信和迄今为止的陈规陋习重叠累积,再混入日本神道教和佛教诸多流派的教理,时至今日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并且呈现出复杂怪异的样态。
要说产生这些丧葬礼仪和各种习俗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
,而这些问题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