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三章光与生命(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意象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地”

,是结论。

行动开始之前先定下目的地,接下来决定去的方式。

很少有人先定下去的方式再决定要去什么地方。

想去京都,先决定了京都这个目的地,才会去买一张到京都的车票。

很少有人随便去买票,偶然发现自己到了京都。

现在的一些宗教组织看起来相当混乱,问题大概就出在这里。

他们天天忙着开会讨论行动的方法,至于要去什么地方,却还没弄清楚。

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清楚的意象。

对于亲鸾什么时候写成《教行信证》,至今没有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亲鸾五十多岁在常陆地区活动时就开始起草书稿,六十几岁回到京都后完成了全篇。

不管完成的年月如何,在普遍认为“人生五十年”

的时代,《教行信证》可谓亲鸾历尽人生沧桑的晚年大作。

亲鸾开始写作时,“真佛土”

“阿弥陀佛”

等意象,在他的脑海中想必已经鲜活呈现,而且这些意象的真实性也已得到实证,所以他的文章全都从结论写起,再细细阐述理由。

微风轻拂,流光闪烁。

抬头望天,刚才还聚集在头顶的积雨云已不知去向,只剩下青瓷色的天空透明得无限蔓延。

远空中,一道划痕般的云缕,舒展延伸。

盯着云缕看了许久,虽然没见到飞机的影子,但这一笔直的存在,足以说明飞机的确从此经过。

亲鸾给这种光起名为“不可思议光”

,因为每次这种光出现,总会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

首先是人会失去对生命的执着,同时对死亡的恐惧也消失了,内心感到安宁和清净,觉得一切都可以宽恕,心中**漾着感激万物之情。

看到这种光时,人的心自然而然就会达到这种状态。

病危之人,突然之间面色光亮柔和,说了句:“谢谢。”

即使已无法开口,也会在目光中饱含谢意望向众人。

遇见过这种场面的人,离开后经常会说:“唉,这个人恐怕不行了。

我去探视的时候,他的脸就像佛像一样安详。”

当人不再执着于生,不再恐惧死时,就意味着人已经消除了烦恼,超越了生死;当人的内心感到安宁和清净时,就意味着涅槃了;当人觉得一切都可以宽恕时,那就是超越了善恶;而当人心中**漾着对一切的感激时,那就是获得“回向”

了。

这样理解的话,遇见这种“光”

的瞬间,就意味着到达了大乘佛教要引导众生到达的最终目的。

关于这一点,亲鸾说过:“一念须臾顷,速疾超证无上正真道,故曰横超也。”

亲鸾用“横超”

一词来说明“光”

显现的现象。

所谓“横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