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净土真宗称之为“十二光”
。
文字解释是:此光无可测量,更无边际,是通透自在之光。
论其辉耀,无出其右者,乃清净而充溢喜悦之智慧之光。
不可说,不可议,穷一生而不能窥其妙之光。
即使用尽世间溢美之词,也只会令人更难明了其真义,亦难以揣摩其形态。
但如果我们从《教行信证》或《叹异抄》入手,以亲鸾的言行为切入点看他描述的如来的世界,似乎能够获得他为体证过的世界勾勒的形象。
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形象与亲鸾在历史上留下的言谈举止完全一致。
即使看亲鸾言行相悖的地方,也不难发现这些言行都是从同一个方向照射而来的“光”
的反射。
这无疑是“最初就有一个形象”
这个起始命题,造就了其后种种。
我们总是按照自己事先描绘好的形象行动,只是浑然不自觉。
与其说是“我们行动”
,不如说“我们在脑海里浮现的意识形象支配下行动”
更确切。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
男人会因为某个酒馆的老板娘形象不错而经常光顾,而女人则不管左脑、右脑(5)那一套,全凭自己的意象行事。
与自己主观意象一致的就喜欢,不符的就不喜欢。
但意象也不过是一种假象。
有时候我们结婚,是认为找到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意中人。
结果在一起生活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从而离婚,这就是假象导致了错觉。
再如那些沉迷于赛马和玩弹子球的人,即使下定决心戒赌,可赢钱时的意象一旦浮现于脑海,就会忍不住又去过把瘾。
据说最近在体育界,有人采用了意象训练法,让运动员一边想象自己获胜的瞬间一边接受训练。
曾经对全世界销售人员产生影响的拿破仑·希尔,写了系列书探讨成功哲学。
书中说,人只要为自己设想一个将来成功的意象,并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最终肯定会成功。
按照预先设定的意象去行动的行为模式,好像不仅仅局限于人类。
如果把一只刚刚出生的小鸭子从母亲身边拿走,让它跟人或狗生活一段时间,这只鸭子一辈子都会跟在这个人或这只狗的身后。
另外,我还听说过这样的事:种松树时,如果希望松树长得直,在旁边种上杉树就行了。
也许松树可以被笔直生长的杉树影响。
可怕的是,有人会利用意象这种功能去控制别人。
有些具有非凡魅力的政治家和宗教家,会在人们面前塑造一个美好意象,利用那些善良可欺的追随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行动,这点毋庸置疑。
然而即使人们面对同一对象,产生的意象也因人而异。
三岛由纪夫对死产生的意象和深泽七郎对死产生的意象就完全不同。
同样是写“死”
,由于他们对死产生的死亡意象的起始点不同,写出的作品也不是同一类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