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十六岁早逝。
(10) 《风雨无阻》,宫泽贤治遗诗,生前未发表。
关于此诗的理解见仁见智,我认为这首诗最好地表现了诗人柔弱的形象,读来令人心碎。
“不怕雨/不怕风/不怕冬雪和夏暑/我拥有结实的身体。”
宫泽贤治在病**写下这样的诗句,时年三十五岁,两年后去世。
诗的下文为“我总是安静地微笑着/一天用四合糙米饭/几匙味噌少许蔬菜”
。
这情景让人想起良宽。
良宽请人在寺庙里搭建一座草庵,每天只吃糙米五合,“总是安静地微笑着”
坐在“五合庵”
里。
良宽过这种生活,原本是败了“斗殴和诉讼”
,散尽家财的结果。
真正的诗人拥有优秀资质,在现实红尘中却只能如此生活:“有阳光的时候我流着眼泪/寒冷的夏日我慢吞吞地走去/人们都叫我‘木偶和尚’。”
(11) 源信(942—1017),平安时代天台宗高僧,幼时丧父,进比叡山,成为比叡山惠心院的僧都(管理僧人的高级僧官),著有《往生要集》。
法然(1133—1212),净土宗开宗祖师,八岁时父亲暴死,此后出家,主张执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并念诵佛号即刻获得普度,后亲鸾忠实地遵守并发扬了法然的教理。
明惠(1173—1232),华严宗高僧,八岁丧父母,十岁出家,反驳法然的教理,著有《摧邪轮》。
道元(1200—1253),日本曹洞宗开宗祖师,三岁丧父,八岁丧母,感叹人世无常,十三岁出家,后修建永平寺,所著《正法眼藏》,对后世的宗教哲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遍(1239—1289),时宗开宗祖师,幼时修习天台之学,十岁丧母,出家,走遍日本全国,其跳舞念佛的行脚僧形象广为人知。
(12)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被誉为“量子物理学之父”
。
1933年因“发现了在原子理论里很有用的新形式”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3) 史蒂芬·霍金(1942—2018),生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后半生离不开轮椅,著有《时间简史》等。
(14) 安宁疗护(Vihara)活动,“Vihara”
一词来自梵语,是安住、安宁、僧院的意思。
相对于基督教提出的“临终关怀”
,这是佛教教徒提出的以佛教介入生命末期的疗护为目的的活动。
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本愿寺教团创立了“安宁疗护实践活动研究会”
。
(15) 库伯勒-罗斯(1926—2004),著名临终关怀作家、医学教授,代表作《死亡瞬间》。
(16) 《银河铁道之夜》,宫泽贤治著。
后文截取的博士和乔班尼的对话,参照了新潮社版《日本诗人全集》中草野心平编写的《宫泽贤治》、筑摩文库的《宫泽贤治全集》等。
书曾经几易其稿,特别是临终的部分,更是多次修改,在第四稿终稿之中,“声音像大提琴声”
的博士的话,基本上都被删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