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四、佛教文化的影响与柳崇拜的中国化
banner"
>
柳可避邪的信奉,当起自外域传来佛经故事,而又由印度医方与中土神秘崇拜互动生成,不断增饰强化。
《太平广记》卷四五〇引《广异记·韦参军》称:
(韦)乃选拜润州书佐,遂东之任,途经开封县。
开封县令者其母患狐魅,前后术士不能疗。
……(观音)明日至舍,见太夫人,问以寂苦,以柳枝洒水于身上。
须臾,有老白狐自床而下,徐行至县桥,然后不见。
一者,同样受东渐的佛经故事影响,观音菩萨的出场,似乎已经与其拥有的净瓶、杨柳枝的神物出场,共生并俱,而又带有了中土神物崇拜的巫术特色。
释慧皎《高僧传》卷九《神异门上》载,天竺人耆域为衡阳太守滕永文治病,病人双脚弯曲,不能起行,“域往看之,因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便以杨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溺(搦)永文膝,令起,即时起,行步如故。
……”
此法甚至还可使枯树复茂:“此寺中有思惟树数十株枯死,域问永文:‘树死来几时?’永文曰:‘积年矣。
’域即向树咒,如咒永文法。
树寻荑发,扶疏荣茂。”
故而前贤认为,此故事暗示:“六朝佛教徒输入天竺之医方明这一段因缘也(鄙意耆域之名出于中央亚细亚之文,名耆婆则纯粹是梵文也)。”
[1]柳的生命力可以唤醒枯树的生命密码。
二者,杨柳枝疗病,是因为柳崇拜是树神崇拜的一种,后者往往吉凶并俱,伐树遭报与祈树求福相对应。
早在东汉安世高译《佛说柰女耆婆经》即载,古印度药书载药王树树枝可透视人体内,耆婆受此启发,以药王树树枝诊断出某女脑中有虫,将其开刀治愈[2]等,说明这种疗病树枝该有怎样的神通。
姚秦译经还说,六群比丘斫树作床,树神求告十二法比丘,世尊得知昭告:“有神依树根,有神依树岐,有神依树枝里,有神依树皮里,有神依树皮裂中,有神依树蓓蕾,有神依树叶,有神依树花住,有神依树果。
一切药草树木尽有神,神所以依住者食其香故。
若比丘自斫树,教他斫堕。”
[3]梁代佛教类书《经律异相》[4]不乏树神崇拜内容。
卷三引《信经》《华严经》等神树药用事例多种;《斫树经》所载毒树,人游观其下就头痛。
卷六称以金盆盛树枝,卷十三称树神为妇人送子,卷十七写佛化树神营救比丘,等等。
能够编入通行的佛教类书,说明此类故事已在中土流行了相当一段时期。
柳崇拜所掺杂有六朝盛极一时的道教疗病功能是无可否认的。
因此,本来朝嚼赤木的印度习俗,所用树木“近山庄者,则柞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
,这种所谓“龙树长年之术”
到了中国,就以讹传讹,被富有集散力的柳文化支配下的中土民众误读。
唐初曾到印度求法的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慧业传》中感叹:“(那烂陁寺)根本殿西有佛齿木树,非是杨柳。”
又说:
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
佛齿木树实非杨柳,那烂陁寺目自亲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