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佛教文化的影响与柳崇拜的中国化(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既不取信于他,闻者亦无劳致惑。

检《涅槃经》梵本云嚼赤木时矣。

亦有用细柳条,或五或六,全嚼口内,不解漱除。

或有吞汁,将为殄病。

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疴。

或有斯亦不知,非在论限。

然五天法俗,嚼齿木自是恒事,三岁童子,咸即教为。

圣教俗流,俱通利益。

既伸臧否,行舍随心。

[5]

因本土柳崇拜有强大的道教巫术信仰作为民俗背景,很容易将印度清洁牙齿风习中的树木一概阐释为是柳木,于是柳木一般性的洁齿功能被夸大为神物的驱病固齿。

这对于柳崇拜的普及扩散又增加了新的驱动力。

四者,杨柳可起死回生。

东晋《法显传》写其游历北印度拘萨罗国(Kosala)古都:“出沙祇城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刺土中,即生长七尺,不增不减。

诸外道婆罗门嫉妒,或斫或拔,远弃之,其处续生如故。”

柳枝似借佛力而有此神通,而这又成为柳崇拜生成的契机。

又《法苑珠林·咒术篇》也载晋时洛阳天竺僧人释耆域,能以杨柳水为人疗病,治好了官员滕永文:“此寺中有思惟树数十株,枯死。

域问永文:树死来几时?永文曰:积年矣。

域即向树咒,如祝永文法。

树寻华发,扶疏荣茂。”

那么他是怎样向滕永文施法的呢:“因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便以杨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

[7]在天竺高僧佛图澄的神异奇闻中也有,如《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佛图澄》:“(石)勒爱子斌暴病死,将殡,勒叹曰:‘朕闻虢太子死,扁鹊能生之,今可得效乎?’乃令告澄。

澄取杨枝沾水,洒而咒之。

就执斌手曰:‘可起矣!

’因此遂苏,有顷,平复。

自是勒诸子多在澄寺中养之。”

此当来自梁代释慧皎《高僧传》卷第九《神异上》:

……勒益加尊重,有事必咨而后行,号“大和上”

石虎有子名斌,后勒爱之甚重,忽暴病而亡,已涉二日。

勒曰:“朕闻号太子死,扁鹊能生。

大和上,国之神人。

可急往告,必能致福。”

澄乃取杨枝咒之,须臾能起,有顷平复。

由是勒诸稚子多在佛寺中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