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四虐食习俗的人性根源与生态伦理批判(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9]的确,对待同类的酷刑,不能不令人联想起对待动物的虐食行为,只不过施加于不同的生态主体而已。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四“明乡官虐民之害”

条称:

前明一代风气,不特地方有司私派横征,民不堪命,而缙绅居乡者,亦多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上下相护,民无所控诉也。

……又《梁储传》:储子次摅为锦衣百户,居家,与富人杨端争民田,端杀田主,次摅遂灭端家二百馀人,武宗以储故,仅发边卫立功。

《朝野异闻录》又载,次摅最好束人臂股或阴茎,使急迫而以针刺之,血缕高数尺,则大叫称快。

此尤可见其恣虐之大概矣!

这种对待人类生命的态度,无疑是与对待动物的行为互相联系,互为参照且具有一致性的。

其四,从有限资源不应挥霍浪费的角度,虐食也是一种不应提倡的挥霍生态资源的陋习。

明代藏书家、学者兼作家何良俊(1506—1573)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达了正德至嘉靖年间江浙一带奢靡之风渐趋兴盛的不满:“馀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

惟大宾或新亲过门,则添虾蟹蚬蛤三四物,亦岁中不一二次也。

今寻常燕会,动辄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

前有一士夫请赵循斋,杀鹅三十馀头,遂至形于奏牍。

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殽品计百馀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

尝作外官,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谴责耶!

然当此末世,孰无好胜之心?人人求胜,渐以成俗矣。

今存斋先生至家,极力欲挽回之,时时举以告人,亦常以身先之,然此风分毫不改。

虽曰世道渐漓,然他处犹知敬信前辈,有善言亦必听从。

独吾松之人坚于自用,虽仲尼复生,亦未如之何也已。”

[10]餐饮奢靡必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虐食,且往往以虐食为成本和代价。

清末也有人注意虐食风气所造成的损失巨大,这是根据一位老河工对道光年间南河河道总督行为的追忆:

尝食豚脯,众客无不叹赏,但觉其精美而已。

一客偶起如厕,忽见数十死豚枕藉于地,问其故,则向所食之豚脯一碗,即此数十豚之背肉也。

其法:闭豚于室,每人手执竹竿追而抶之,豚叫号奔绕,以至于死,亟划取其背肉一片,萃数十豚,仅供一席之宴。

盖豚被抶将死,其全体菁华萃于脊背,割而烹之,甘脆无比。

而其余肉,则皆腥恶失味,不堪复食,尽委之沟渠矣。

客骤睹之,不免太息,宰夫熟视而笑曰:“何处来此穷措大,眼光如豆。

我到才数月,手抶数千豚,委之如蝼蚁,岂惜此区区者乎?”

又有鹅掌者,其法:笼铁于地,而炽炭于下,驱鹅践之,环奔数周而死,其菁华萃于两掌,而全鹅可弃也,每一席所需不下数十百鹅。

有驼峰者,其法:选壮健骆驼,缚之于柱,以沸汤灌其背,立死,其菁华萃于一峰,而全驼可弃。

每一席所需不下三四驼。

有猴脑者,豫(预)选俊猴,凿圆孔于方桌,以猴首入桌中,而拄之以木,使不得出,然后以刀剃其毛,复剖其皮,猴叫声甚哀,亟以热汤灌其顶,以铁椎破其头骨,诸客各以银勺入猴首中探脑嚼之。

每客所吸不过一两勺而已。

有鱼羹者,取河鲤最大且活者,倒悬于梁,而以釜炽水于其下,并敲碎鱼首,使其血滴入水中,鱼尚未死,为蒸气所逼则摇首摆尾,无一息停。

其血益从头中滴出,比鱼死,而血已尽在水中,红丝一缕连绵不断。

然后再易一鱼,如法滴血,约十数鱼,庖人乃撩血调羹进之,而全鱼皆无用矣。

此不过略举一二,其他珍怪之品,莫不称是。

食品既繁,虽历三昼夜之长,而一席之宴不能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欢想世界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没金手指照样无敌灶神崽崽三岁半黑夜玩家人仙武帝射程之内遍地真理帝王独宠:皇后娘娘沦陷了我妻世界我用学习系统搞科技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我要做阁老我在末世能升级郎悔被奶奶按头结婚?爷他一秒沦陷了我不是五五开冠冕唐皇这个团宠有点凶大唐如意郎我又把偏执夫君亲哭了藏锋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刀镇星河悠闲修道人生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