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二 尊天法地 政区划分与职官制度(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郡设太守,至于京畿地区,如魏、西晋、北魏的河南郡,东晋南朝的丹阳郡,其长官则分别称河南尹、丹阳尹。

郡守有以功加将军者,也有加都督者,地位尤为显赫。

县设令长。

东晋南朝时期,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朝廷为安置南渡之世家大族,按其原籍在南方设立相应的州、郡、县,称侨州、侨郡、侨县,从而形成了与实州、郡、县并行的特殊的行政区划。

侨州、郡、县与实州、郡、县之间的隶属关系比较复杂,没有规律可言。

唐代政区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以道制为主。

“道”

的设置始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是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的。

当时全国共分十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

至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增设京畿道、都畿道,将山南分为东、西二道,将江南分为东、西道及黔中道,“道”

遂增至十五个。

唐后期,全国又划分为四十余道。

唐初,“道”

设巡察使、按察使,开元间改为采访处置使兼黜陟使,掌监察。

属官有判官、支使、推官等,另有招谕使、抚慰使、招募使、祭祀使等临时特遣使。

道下设州、县。

唐代的州,依据其地位、大小、户口及经济实力,分为上、中、下三等,又分为辅、雄、望、紧四种。

据《通典》载,开元间有四辅(同州、华州、岐州、蒲州)、六雄(郑州、陕州、汴州、绛州、怀州、魏州)、十望(宋州、亳州、滑州、许州、汝州、晋州、洛州、虢州、卫州、相州)、十紧(后来列入者较多,已不限于十个)。

州设刺史,自天宝年间改州为郡后,亦称太守。

属官有别驾、长史、司马及录事参军事。

录事参军事又下辖诸曹参军事,如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田、司法、司士等,分掌一州之内军事、政治、财政、司法等事务。

州下设县,县也有等级之分。

按其地位,分京县(如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与畿县(如京兆、河南、太原三府所管诸县);按其户口,分上、中、中下、下四等;按地位,分望与紧。

县之长官称令,掌一县之教化、赋税、治安、水利、刑狱等。

属官有丞、主簿、录事、县尉,分掌各种具体事务。

县以下,设乡、里、保、邻等基层行政组织。

第二个特点是“府”

的建制。

唐代“府”

的建制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皇帝驻跸或具有陪都及首都性质而设的府,前者如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德等府,后者如著名的三都府(上都京兆府、东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

第二种是都督府,一般设于边疆或地势险要之处,有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之分。

第三种是都护府,一般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唐代从太宗到武后时期,先后设置了八个都护府,即安西、北庭、蒙池、昆陵、单于、安北、安东、安南,分布在疆域的西北、北方、东北以至南方。

至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形成安西、北庭、单于、安北、安东、安南六个都护府。

都护府长官称大都护、都护,属官有副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

下辖录事、功曹、仓司、户曹、兵曹、法曹、参军事请机构,分管财政、民政、军事、司法等事务。

第三个特点是节度使的设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电影世界交换师七年顾初如北沧元图没人告诉我这不是游戏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做噩梦能变强外室之妻恰逢雨连天万界大表哥英雄无敌之佣兵术修大巫团宠格格是食修紫藤花游记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娘娘她独得帝心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快穿之反派也是有骨气的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七零之彪悍娘亲斗罗大陆之星罗大帝病弱权臣被悍妻喊去种田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星际之真千金在种田我一个NPC能有什么坏心思荣光[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