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高考恢复”
这四个字,说出来轻描淡写,可真要落地,难如登天。
他比谁都清楚,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能撬动全局的“牛鼻子”
,就藏在“科学与教育”
这六个字里。
这不是他第一次想攥紧这把钥匙,两年前那个短暂的春天,他就推动过《关于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的试行办法》,那张盖着红章的通知刚贴在北大、清华的礼堂墙上,墨迹还没干,就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盖得严严实实。
远在陕北农庄的李教授,听说这办法时正蹲在灶台前烧火,手里的柴火“啪嗒”
掉在地上,他盯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愣了半天,嘴里反复念叨“有希望了,孩子们有希望了”
。
可没几天,批判的消息就传了过来,李教授连夜把藏在枕头下的《物理教材》裹进粗布衫,压在炕席底下,眼泪砸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了“牛顿运动定律”
几个字——那道转瞬即逝的光,刚照亮过漆黑的天幕,就又沉了下去。
好在历史的车轮滚滚1977年夏天,这位老人爬过了三次陡峭的大山,浮浮沉沉,趟过了泥沼,爬过了悬崖峭壁,终于站在了山巅,欣赏这片可爱的土地。
这一次,他的目光像鹰隼似的,牢牢锁定了科教领域。
早在正式宣布复出前,他的动作就没停过。
六月的一个午后,蝉鸣吵得人心烦,主管科教的王主任推开招待所房门时,整个人都怔住了:墙上挂着幅巨幅中国地图,密密麻麻插满了小旗——红色标高校,蓝色标重点中学,他正站在地图前,手里的红蓝铅笔在“北京”
“上海”
“南京”
各城市间急促敲击,桌面发出“笃笃”
的声响,像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
“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待遇必须跟大学教授看齐!”
他突然转身,铅笔尖“啪”
地戳在桌上的《中小学师资状况统计》上,那行“某省中学物理教师平均学历:初中”
的字样,被他圈了个醒目的红圈,红得刺眼。
王主任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就听他接着说:“抓科技得先抓教育,教育的根在中小学!
你看看这数据——断层十年,数理化老师没几个合格的,外语更是没人教,再过几年,想找个能教微积分的老师都难!
必须集中力量办重点校,教材要重编,不能再用那些满是口号的本子,得把国外的先进成果学过来。
最重要的是,得给科研找接班人,不然国家的现代化就是空谈!”
后来在一次核心智囊会议上,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茶水溅出几滴在桌布上,他却没心思擦,声音里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国要现代化,科技就是命脉!
光喊口号没用,得有真知识、真人才!
咱们跟国外差了多少?整整二十年!”
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两条腿走路——普及教育不能丢,但重点院校必须挑最好的苗子!
怎么挑?考试!
严格考试!
把最优秀的人才都聚过来!”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语气更沉了:“要在党内树新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脑力劳动者不是‘臭老九’,他们跟工人、农民一样,都是光荣的劳动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