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77年北京饭店的会议厅里,吊扇“嗡嗡”
转着,却吹不散满室的焦灼。
潘际銮教授攥着发言稿,趁着刚才讨论的热乎劲儿,突然站起来:“大家心里对过去的评价还有疙瘩,这疙瘩不解开,谁都不敢甩开膀子干!
我希望即将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能把几个核心问题说清楚!”
他语速飞快,像连珠炮似的抛出三点,“哪些是真正做错了的?哪些是咱们该坚持的好做法?这些年的破坏到底在哪些地方?不把这些掰明白,教育改革就是空谈!”
话音刚落,教育部的吴健中也跟着开口,语气直截了当:“有人说那十年的‘教育革命’成绩很大?我实在没法认同!
招生乱成一锅粥,教育制度被搅得稀碎,学生质量一年比一年差,这能叫成绩?咱们得实事求是,好好总结教训,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这位可爱的老人坐在主位上,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还抬手示意会议秘书:“这些意见都记下来,详细点,回头要整理成材料。”
钢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和众人的发言声交织在一起,让会场的气氛愈发热烈。
人群中,武汉大学的查全性教授正紧握着钢笔,笔尖在稿纸上飞快移动,“沙沙”
声又急又响,仿佛要把千万人压抑多年的期盼,全刻在这张纸上。
没人知道,他此刻正在写的,是一份将彻底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提议——《关于立即恢复高考制度的建议》。
窗外,长安街上的晨雾正慢慢散去。
第一班5路电车“叮当叮当”
地驶过天安门,车厢里,几个捧着课本晨读的青年,身影被初升的朝阳镀上了一层金边,书页翻动的声音,顺着车窗飘进会场,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预热。
会议继续推进,话题很快转到了高校招生上。
华清大学校长何东昌皱着眉,语气里满是担忧:“现在招进来的新生,质量实在让人揪心。
不少学生基础太差,连中学的数学公式都记不全,咱们还得专门给他们补中学课程……这哪像大学生啊!”
“啪!”
一声脆响突然打断了他的话——这位可爱的老人把手里的青瓷茶杯重重顿在杯托上,带着川音的质问像惊雷似的炸响在会场:“都是小学生水平?那干脆把‘华清大学’改成‘华清中学’‘华清小学’得了!
还挂着大学的牌子干什么?!”
这声怒斥,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角落里的查全性。
他攥着发言稿的手心,“唰”
地一下就被冷汗浸透了。
连日来压在心底的忧虑、愤懑和不甘,在这一刻猛地翻涌上来,几乎要冲破喉咙。
他下意识地摸向中山装的内袋,指尖触到那叠被汗水洇湿的稿纸边缘,粗糙的纸感让他心里的念头愈发坚定。
“我要发言!”
查全性的声音不算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连查全性自己都觉得意外。
接到进京开会的通知时,他还在实验室里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绿光——作为一个在特殊时期中断了十年教学的电化学研究者,他早就习惯了埋头搞科研,不怎么参与这些“抛头露面”
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