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谎称采访工业发展,趁工作人员不备,将一封信投入对外投稿箱。
信中仅一句话:“真相藏于康奈尔斯维尔矿井之下,掘它出来。”
与此同时,莫泊桑在旅馆地下室烧毁多余草稿,以防搜查。
火焰吞噬纸页时,他喃喃道:“焚书的时代从未过去,只是换了个名字。”
三天后,启程之日到来。
港口风急浪高,远洋邮轮“诺曼底号”
巍然停泊。
卡内基未现身送行,仅派秘书送上六份精美礼品盒,内含镀金钢笔与纪念勋章,刻着“献给推动文明的伟人”
。
登船之际,海关人员例行检查行李。
当打开皮箱时,一名官员注意到夹层厚度异常,伸手探查。
千钧一发之际,阿莱克西突然咳嗽不止,踉跄跌倒,引发混乱。
守卫上前搀扶,注意力转移。
就在那一瞬,左拉迅速将夹层中的手稿塞进大衣内衬。
检查草草结束。
轮船鸣笛起航,缓缓驶离码头。
六人立于甲板,回望那座钢铁之城在晨雾中渐行渐远,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吞咽着光明与黑暗。
“我们做到了吗?”
于斯曼轻声问。
“不知道。”
莱昂纳尔望着波涛,“但至少,我们没有背叛自己。”
海风呼啸,卷走最后一丝煤尘气息。
数日后,纽约《时代周报》收到一封匿名信,署名仅为“L.S.”
。
信中引用一段未发表的文字:“每一吨钢都浸透了汗水与鲜血。”
编辑起初以为是恶作剧,但经核查笔迹,竟与莱昂纳尔早年手稿一致。
文章被谨慎刊发于内页角落,题为《一位访客的低语》。
一个月后,伦敦某地下刊物全文转载《钢铁森林的阴影》,引发知识界震动。
三个月后,丹麦货轮抵达勒阿弗尔港,船员将密信交予法国总工会领袖。
一年之内,欧洲多国议会开始讨论“跨国企业责任”
议题。
而在康奈尔斯维尔,某个雨夜,一名少年悄悄爬上矿井围栏,在锈蚀的警示牌背面刻下新的字迹:
**“他们来了,他们看见了,他们写下了。”
**
风继续吹过山谷,带着煤灰与湿土的气息,也带着未曾熄灭的火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