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古人鉴赏品评古体诗的主要观点
banner"
>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认为,了解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本人的思想观念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
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鲁迅在《“题未定”
草(七)》中说道:“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知人论世,应当首先“论世”
,其次“知人”
,在既“知人”
又“论世”
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诗歌鉴赏方法,才能对作品做出较为客观的理解和评价。
2.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也是孟子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朱自清《诗言志辨·比兴》释曰:“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即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古诗时通常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
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以意逆志”
的“逆”
是“迎合、揣摩”
的意思,“志”
是指诗人写诗的目的意图。
而对“意”
的理解,则历来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意”
是指读者的意,如汉代赵岐《孟子章句》释曰:“志,诗人志所欲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