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撰的一部哲理散文集。
其主要思想是重无为、齐万物、尚返真,追求主观精神的逍遥自适。
其想象光怪陆离,语言挥洒自如,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具一格,极富文学性。
《逍遥游》是《庄子》诸篇中思想、艺术的代表作。
庄子这里所阐发的,是通过“无己”
“无功”
“无名”
的“坐忘”
,从主观上摆脱客观现实的制约,以达到精神上思接千里、与道合一的遨游。
作者描绘了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形象,只为说明这个道理。
无论是扶摇直上的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雀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朝菌,还是寿命极长的上古大椿,这些事物形态虽有大小、长短之别,但所依傍的都是一样,都为“物”
或“形”
所束缚,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进入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真正无所待的逍遥游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即是顺应天地的法则、自然规律,自由地驾驭着各种变化,从而不受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
全篇一再阐述这种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而这些主张和追求,又是借助一系列寓言和比喻来实现的。
超乎想象的大鲲,“翼若垂天之云”
的大鹏,蜩与学鸠的对话,御风而行的列子……作者将道理寄寓在离奇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形象之中,笔端洒脱恣肆,风格自由不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辑评】
夫小大虽疏,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晋·郭象《庄子注·逍遥游题解》
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鴳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
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
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
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
——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向秀、郭象《逍遥义》
开首撰出逍遥游三字,是《南华》集中第一篇寓意文章。
《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鴳,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辨也”
,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容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逍遥游总论》
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
庄子之言鹏飞,曰“怒而飞”
。
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
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哉?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