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35)罗帏:罗帐。
(36)绣衾:绣被。
(37)文齐福不齐:谓文章足以登第而命运不济,为当时成语。
(38)一春鱼雁无消息:谓一去没有消息。
“鱼雁”
,代指书信。
此语出自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39)青鸾:青鸟。
古代有青鸾送信的传说,此代指传送信息的信使。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三青鸟,赤首黑目,身青。”
传说青鸾是西王母驾临前的信使,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
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40)栖迟:停留,眷恋、沉醉的意思。
(41)大小:指大大小小的烦恼。
【评析】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约在元贞、大德间(1295—1307)。
王实甫所作杂剧有14种,以儿女风情题材居多。
今仅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及《芙蓉亭》《贩茶船》各一折。
剧作风格秀丽婉转,《西厢记》一剧是其代表作。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的第三折。
这一折写的是张生赴京赶考、莺莺为之送别的情景。
本折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科白及【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愁苦的心境;第二部分从“做到见夫人科”
至“专听春雷第一声”
,是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内心纠结,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从【四边静】至“小生就此拜辞”
,是临别叮嘱的场面,莺莺既希望张生“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
,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
,表明她对尚未完全得到的爱情的深切珍惜和忧虑;第四部分从【一煞】至结尾,是两人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离去时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在这一折中,矛盾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
老夫人执意在“拷红”
后第二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并扬言“驳落呵休来见我”
,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强横顽固立场。
张生原本就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邂逅莺莺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态度基本一致,没有内心斗争。
只有莺莺是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她更看重的是爱情本身。
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心十分痛苦。
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只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
,其叛逆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态度与老夫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张生一往情深的表现,也体现了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因而闪耀出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